让更多科技成果投入转化应用(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8-19 06:25:02
浏览

让更多科技成果投入转化应用(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秦文斌(右)和团队成员在测试半导体激光器。
  北京工业大学供图

 

  2020年5月,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全国40所高校院所被纳入试点范围,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位列其中。

  如今4年过去,北工大的赋权改革试点进展如何?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怎样?记者进行了探访。

  以赋权改革为抓手,解除束缚创新创业的“细绳子”

  赋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北工大技术转移中心、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常务副主任闫健卓解释:“高校专利绝大多数都是职务发明,专利证书上的所有权人是学校,科研人员只是发明人或成果完成人,并非权益所有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如果专利作价入股,企业未来分红给发明人时会遇到障碍。此外,由于所有权不清晰,企业融资等也可能遇到困难,不利于长远发展。”

  以赋权改革为抓手,北工大先后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工业大学校属技术转移服务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等文件,明确了“先赋权后转化”,即先赋予成果完成人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学校与成果完成人再以知识产权共同作价入股的方式,进行转化。

  该校研究员秦文斌便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半导体激光器在工业、医疗、照明、通信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秦文斌所在的北工大先进半导体光电技术研究所,长期致力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研发,相继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作为半导体激光器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秦文斌带领团队做出了样机,尝试小批量生产。但他深知,要想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必须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迭代产品。

  学校的赋权改革新举措,消除了秦文斌对成果转化的后顾之忧。2021年9至12月,秦文斌团队的11项激光技术先后完成了专利评估、赋权变更与作价入股,团队与学校共同成立了北京工大亚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团队占所有权的85%,学校占15%。由于产权结构清晰,公司很快获得天使轮投资,入驻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工大科技园大厦。

  “公司一期建设年产能200台(套)激光器,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秦文斌介绍,“二期产能规划正在加紧推进,预计未来1到2年,激光器年产能将突破1000台(套)。”

  这个项目是北工大赋权改革的首例。以推动该项目落地为契机,北工大全面梳理相关配套政策,解除束缚创新创业的“细绳子”。

  为统筹协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北工大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工作小组。今年7月,学校还成立了新机构——北工大技术转移中心、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

  北工大技术转移中心、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服务部主任殷晓强全程参与了赋权改革配套文件制定,他告诉记者,为保障赋权转化落地,学校配套文件就出台了21项。

  完善的全链条政策体系,为成果转化合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闫健卓说,目前学校有10多个项目正在走赋权改革流程。

  以校地企协同为依托,“一站式”服务推进有组织转化

  走进北工大朝阳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基地——山河湾谷创新区,记者看到,该校无损检测与评价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王贤贤、宁梦帅正操作多功能微磁力学性能检测仪测试样品。“10台检测仪即将一次性交付用户,对我们来说是重大突破。”王贤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