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探索太阳的奥秘(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①)
汪景琇在查阅资料。
本报记者 刘涓溪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仰望苍穹,在反复观测间了解太阳的“脾气”;跨越山海,于极端环境里监测地球的“呼吸”;观察细胞,在生物活动中探索生命的奥秘……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之中,将科学家精神写在祖国大地上,描绘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的时代画卷。
本版“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栏目今起聚焦5位探索前沿科技领域的科学家,记录他们勇挑重担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矢志科研的创新精神。
——编 者
人物小传
汪景琇,1944年生,辽宁抚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太阳物理学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从事太阳活动和太阳磁场研究。基于我国太阳磁场望远镜向量磁场观测,最早对太阳活动区磁场复杂性和非势性给出定量描述,提出在太阳活动中存在两阶段磁重联的理论,为我国太阳物理学研究作出积极贡献。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获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市朝阳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太阳物理学家汪景琇的办公室里有一幅照片,是由“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19.5纳米太阳极紫外图像。这张照片,标志着我国在该波段太阳成像监测实现零的突破。“得到照片的第一时间,我就把它珍藏了起来!”回想起2021年我国取得的这次技术突破,年过八旬的汪景琇难掩喜悦之情。
揭示太阳活动区向量磁场结构和演化特征、发现太阳低层大气存在磁重联现象、发展太阳活动预报的观测研究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汪景琇就投身太阳物理学研究。40多年来,每当国内外太阳研究相关领域有新的进展,汪景琇都第一时间了解、学习、论证、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每一步都很重要。我想紧跟前沿,为太阳物理学研究贡献更多力量。”汪景琇说。
“耐心持续的观测是太阳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人们为什么要研究太阳?
“在广袤的银河系中,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孕育了具有智慧生命的蓝色星球。但她也有‘脾气’,她的一系列活动,都会对地球及周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在一堂科普视频课上,汪景琇这样描述太阳。
“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基层气象员,知道太阳活动会对地球大气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个领域的研究十分有意义。”汪景琇说,系统地研究太阳一直是他埋在心底的梦想。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本科学习地球物理的汪景琇第一时间报了名,选定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前身)的太阳物理专业。从此,在一长串太阳物理研究学者的名单里,出现了汪景琇的名字。
1983年,汪景琇在导师史忠先的带领下,到国外访学,第一次体验了太阳观测。一开始,汪景琇没有接到具体的课题任务,但每天一大早,他就第一个到观测站的圆顶(观测实验室),帮助观测人员检查观测设备、做好望远镜聚焦等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