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作 打赢珊瑚“保护战”
原标题:多方协作 打赢珊瑚“保护战”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写:本报记者 王祝华
策划:赵英淑 滕继濮
家住广州的唐峰一家原本计划暑假前往泰国皮皮岛潜水,不得已改了行程。
作为全球潜水爱好者的热门选择,皮皮岛国家公园近期宣布,由于海域内珊瑚白化现象严重,暂停部分浮潜项目。
近年来,珊瑚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应用,从无性繁殖技术,到基因改良工程,科研人员正努力探索。
与此同时,政府、企业与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也纷纷加入,让珊瑚礁保护工作未来可期。
多重诱因,珊瑚白化加剧
珊瑚礁在保护海岸线、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碳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珊瑚与其组织内的虫黄藻,存在着共生关系。一旦虫黄藻离开或衰亡,珊瑚便会因缺乏营养而失去色彩直至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化。
“白化最大的诱因是全球变暖。”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张浴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只要珊瑚的生长环境水温比适宜水温的上限高出2℃至3℃,就会发生白化现象。张浴阳10多年来活跃在珊瑚研究和科普一线。他告诉记者,若环境条件逐步改善,且保护得当的话,珊瑚礁也能恢复健康。
然而,珊瑚所处的环境并不乐观。根据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发布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自1985年以来,全球海水表面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海洋面临较高的热压力。特别是近5年来,海洋“最热”纪录被不断刷新。
“除了温度,珊瑚对污染也特别敏感。”长期从事海洋生物与生态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智说,“海水富营养化是导致珊瑚礁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水富营养化是指海洋水体中氮、磷等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谈及该现象,就不得不提起两大威胁——微塑料和防晒霜。前者被视为海洋中最恐怖的垃圾,后者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污染源。
“微塑料被称为‘海洋PM2.5’,或海洋雾霾。”周智解释道,在海浪和太阳紫外线等作用下,塑料会被分解成颗粒状的微塑料,直径最小可达纳米级,且密度极高。“其危害性比真正的雾霾有过之而无不及,会破坏珊瑚和虫黄藻的共生关系。”
防晒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小觑。海南大学原副校长、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刁晓平带领课题组曾开展此类研究。
该团队在选取了20多种珊瑚进行检测后发现,所有样品中均检出不同类别的紫外线吸收剂。
“海洋中紫外线吸收剂浓度过高,会导致珊瑚的免疫力下降,加速珊瑚死亡。”刁晓平说。
此外,天敌数量的暴发,也是珊瑚白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被称为珊瑚“杀手”的长棘海星,平均一只一天能吃掉2平方米的珊瑚。这种长满尖刺、长得像仙人球的海底生物,通常会爬到珊瑚上,啃食珊瑚虫,导致珊瑚死亡,留下一片“白骨”。
多技并施,研究走向深入
在菲律宾潘加塔兰岛周围的珊瑚礁上,有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收集平台,使科研人员能更好地监测和分析珊瑚礁的恢复能力。
该平台搭配智能水下摄像机,可对珊瑚进行计数和分类,为研究人员提供实时动态信息。
记者了解到,随着珊瑚礁退化形势的日益严峻,珊瑚礁生态修复已成为学界研究热点。记者梳理发现,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已经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与珊瑚相关的环境因子以及气候变化对珊瑚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已逐步转向珊瑚白化和珊瑚礁退化原因的探究。其中,我国更加聚焦于珊瑚礁的造礁能力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