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印染,经纬之间展风采(工匠绝活·乡村工匠②)(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生活着一支瑶族支系——白裤瑶,因男子上身穿黑衣,下身穿齐膝白裤而得名。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瑶寨村村民黎凤珍,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服饰传承人。
“我从小跟着长辈学习服饰制作技艺。”黎凤珍介绍,“瑶族服饰取材自然,制作一件传统女子盛装,常常耗时一年半左右。制作工艺包括弹棉花、织布、粘膏画、浸染、刺绣等36道大工序,100多道小工序。”
谷雨种棉花,季夏收粘膏,秋收后染布。其中,粘膏画最有特色。“作画时,用画铲(一种三角形的铁片)蘸粘膏汁在布上绘出各种图纹。”黎凤珍说,之后便进入染布和刺绣环节,最终形成精美的布料。
随着技艺不断提升,黎凤珍来到瑶寨小学、芒场镇中心小学、八圩中学等学校,担任“瑶族刺绣传承班”授课老师,在县域内开展瑶族服饰技艺传习活动,培训人员1600人次。
“传统技艺能否做成产业?”黎凤珍一直在探索。她先后开设南丹县凤珍蓝靛染布坊和南丹县朵努手工坊,探索出“工坊+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工坊认购农户订单。两个工坊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累计带动100余户农村妇女居家就业。
“我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多亏了朵努手工坊为我提供了收入来源。”家住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的68岁居民何四妹说。2020年,何四妹进入朵努手工坊,学会了瑶族服饰制作技艺。一技傍身,何四妹有了生活来源,也树立起生活信心。“在手工坊工作,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这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何四妹说。
“用印染技艺助力乡亲们增收。未来,我将尝试把蓝靛染技艺用在枕头、背包等生活用品中,让产品卖得更好。”黎凤珍说。
小染坊有了大前景,老手艺在这里焕发出新活力……
陕西宁强羌绣非遗传承人王小琴——
“让大家绣出更美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 高 炳
“这朵羊角花,造型设计挺别致”“这个掺针绣,针法改进了许多”……一根绣针、一团彩线、一张绣绷,绣娘们轻挑慢捻、飞针走线。在陕西省宁强县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的工坊里,46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在绣娘间来回穿梭,一一指点。
“作为一门传统技艺,羌绣曾经是羌族妇女的重要技能之一。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都能成为羌绣作品的图案。”王小琴介绍,2015年,自己带着在服装行业打拼多年的经验回到家乡宁强县,成立公司从事羌绣的设计研发、加工生产与销售。
“既要让羌绣传承下去,更要让村里的姐妹们用羌绣挣到钱。”用了数年时间,王小琴走遍了宁强县的各个村落,寻找羌绣爱好者,鼓励她们重拾针线。“找到后,我们组织免费培训,教大家刺绣技艺。”王小琴说,“我们还签了产品回收协议,要让姐妹们安心制作绣片,无后顾之忧。”
大安镇新民村村民舒艳玲,就是王小琴“寻找到的”。“丈夫身体不好,小孩正上学,家里还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遇到舒艳玲时,她正在种田、打零工,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没想到,刺绣这个业余爱好,还能赚钱贴补家用。”舒艳玲说。
王小琴在镇上开设的培训班,舒艳玲一场不落。晚上回家后,她还拿着绣绷,反复琢磨练习。勤奋、上进、底子好,再加上专业指导,舒艳玲的羌绣技艺很快就有了大的提高。“靠羌绣,现在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舒艳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