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们”的另一种可能性(2)

光山新闻网 山阴新闻网 2019-03-25 16:45:22
浏览

当时,市面上传统的总线系统用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它的特点是控制系统有很大的“话语权”,就像一个主持人一样,只有它把“话筒”递过去,“发言者”才有机会“说话”。

对一个有着几百台设备的空间站或科学卫星来说,这样的通信控制系统会非常繁杂,各种不同种类的接口、布线就像一张大蜘蛛网一样,不但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最大的瓶颈是传输速率低,每秒只能传输1M的数据。

而房亮团队将原有的铜轴线传输介质升级为光纤,整个系统集成在了一枚小小的芯片中,生产、测试、封装全部实现了国产化,通过算法的改进,将传输速率提高到了每秒4G。这项技术,在“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国家任务中都得到了成功验证。

对于技术本身,房亮保持着绝对的自信。但一盆冷水很快就泼了过来。

“我们做科研出来的,还是科研的思维,仿佛我的东西好,你就必须买我的。”房亮坦言,当有客户提出个性化的需求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技术路线已经很好了,这个怎么能改呢?”

“唯技术论”和书生的执拗让公司丢了单子。房亮终于意识到,创业是九死一生的过程,单靠技术领先未必能始终当赢家。唯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才能有生存的可能性。

在这种理念下,公司迅速成长起来。据统计,近三年来,公司销售每年都保持着3倍的高增长。在中科院北京分院近日公布的“2018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奖”名单中,国科天迅的新一代军民两用光纤通信总线协议芯片项目获得了特等奖。

“总线技术可以说是一种‘一次失败,机毁人亡’的技术,特斯拉在中国建厂了,但是总线仍坚持自己做,足见这项技术的核心地位。”房亮说,作为从科技“国家队”走出来的创业者,除了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继续发力之外,他们还在无人驾驶、车路协同、工业控制网络等领域进行了布局。“我们有责任为国家高可靠通信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贡献力量,为国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