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深处的“闪灵”

光山新闻网 山阴新闻网 2019-03-26 11:03:39
浏览


 
宇宙深处的“闪灵”  
 

宇宙深处的“闪灵”


宇宙深处的“闪灵”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ASKAP望远镜阵列探测快速射电暴想象图。图片来源:OzGrav,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CRAR

如果有更多的快速射电暴被准确定位,它们的红移能够被准确测量,那么结合快速射电暴的红移和色散量信息,我们可以测量宇宙的重子数密度、限制宇宙学参数和暗能量状态方程、限制宇宙再电离历史、检验物理学基本原理,等等。此外,快速射电暴物理起源的研究对我们了解致密星物理、恒星形成与演化等具有重要价值。

■本报实习生 池涵 记者 李晨

随着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项目新发现的13个快速射电暴(包括一个重复射电暴)1月9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快速射电暴(FRB)一跃成为“网红”。然而,关于快速射电暴起源的解释一时众说纷纭,甚至有大众科学爱好者将重复射电暴解读为外星人。

日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生张松波及其导师吴雪峰研究员以及澳大利亚合作团队又从Parkes望远镜的历史数据中挖掘出了新的快速射电暴事件。他们的成果以“快讯”形式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

微波炉还是天文现象

快速射电暴刚被发现时可没有这么火爆。它第一次被发现是在2007年,现为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的Duncan Lorimer与合作者在研究澳大利亚64米望远镜Parkes 2001年记录的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时间非常短,但是能量很强的信号。

这个信号有多强呢?

吴雪峰说,相当于太阳在几个月内辐射的能量在几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来。

同时,通过测量这个事件的色散量,Lorimer等人发现该事件可能来自银河系外遥远的宇宙深处。

什么是色散量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天籁计划”首席科学家陈学雷对《中国科学报》解释道,我们通常认为是真空的宇宙里其实有稀薄的等离子体,当无线电波穿过等离子体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色散。一个天文事件距离我们越遥远,无线电信号遭遇的等离子体中的自由电子数量一般也越多,因此我们观察到它时测量出的色散就越大。而通过对Lorimer事件375 cm-3pc的色散量计算得出的距离远在银河系边界以外。

当时,由于射电频率的观测非常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科学家们对这个发现非常谨慎。2011年,曾有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前一年发现的16个类似快速射电暴的信号,发现这些信号都是中午吃饭时间记录的,而且都是大气层内发出来的。吴雪峰告诉《中国科学报》,原来它们竟然是微波炉突然被拉开门时磁控管造成的!

闹了这样一出乌龙,很多人更加不相信快速射电暴了。Lorimer的妻子、同是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的Maura Mclaughlin回忆,Lorimer曾在讲座时被人面对面地公开挑战:“咱们这有多少人信快速射电暴?举个手!”

然而此后,一个又一个快速射电暴事件被世界各地的望远镜发现,特别是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2012年观测到的一处快速射电暴,在后来的三年间又重复出现了10次。这些信号不是微波炉发出来的,它们来自距地球30亿光年的银河系外。

直至2018年9月底CHIME望远镜通过观测,在几周内接连发现了13个快速射电暴,还观察到一个新的重复信号,这才有了开头关于快速射电暴的讨论在朋友圈刷屏的一幕。此时公布的快速射电暴事件约80例,其中绝大多数可能来自银河系外。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魏俊杰认为,全天空每天至少有几百例甚至几千例快速射电暴事件,与超新星爆发率相当。

人们终于认识到,快速射电暴不仅是自然发生的天文事件,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银河系外的神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