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招生新政”误读,看当下高考改革(2)

光山新闻网 山阴新闻网 2019-03-27 09:02:51
浏览

第三,“认可”不是替代。英国若干所承认我国高考成绩的高校,在实际使用考生成绩时,不会过度依赖它来作出招生决策。对考生而言,用高考成绩申请这些大学时,其所起的作用有限。它并没有完全替代这些高校所设置的其他要求。

总体上看,英国的高校在进行人才选拔时采取的是综合评价的方式,选拔的要求包括标准化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平时成绩、面试、推荐信等。标准化考试一般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组织,招生工作几乎都由高校来实施,这是比较典型的招考分离模式。

正因如此,各高校在选拔学生的条件设置上,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即使是剑桥大学官方宣布认可了高考成绩,但具体认可到什么程度,在录取中实际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各学院应该会有一定的差异。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要申请剑桥大学的医学、生物等相关专业,即使我国学生高考成绩优异,高考时考了生物、化学两科,但仍旧需要参加名为BMAT(Biomedical Admissions Test)的考试,这一考试的成绩在这类专业的录取中相当重要。

不论如何,随着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全球范围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认可高考成绩,就足以证明高考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然而与高考“走出去”不断获得国际认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对高考改革的满意度似乎要低得多。其背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招”的差异,招生的价值导向、主体、组织方式、具体操作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由于政治体制、文化传承和社会认知等多方面的不同,英国的大学招生更多表现为高校治理方面的特征,而我国则把大学招生作为重要的教育乃至社会治理领域,前者的主体是大学,后者的主体则是政府。这种差异化的存在是理解高考改革现实和路径的基点,更是推行改革时在不同价值取向上进行平衡和程度拿捏的参照。

高考恢复以来,我国在“考”这一端的改革已经比较频繁,成效也比较显著,几乎每过几年都会改动一次。但我们也要注意到,高考的某些方面一直没有大的变动,“招”就是其中的典型。坚持“招”上的平稳,尽管在教育领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在保障社会公平、降低社会风险和维护社会稳定上功不可没。

基于我国的招考逻辑来理解国外高校认可高考成绩的做法难免片面,“跟样学样”式地引进国外招考制度的局部亮点,也难免盲目和华而不实。当下,我国高考综合改革正在走出自己的道路,改革的先行者冒了风险,也承担了试错的成本。而国外名校对高考成绩的认可何尝不是一针“强心剂”或一颗“定心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