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德堡的假童话:《明镜周刊》揭开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丑闻
来自海德堡的假童话:《明镜周刊》揭开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丑闻
4月1日,《中国科学报》独家报道了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工作的杨蓉西被该校医学院高层联手排挤并掠夺其发明贡献及创业项目的经历。
让杨蓉西决定不再沉默的,正是3月29日德国《明镜周刊》上的报道。
《明镜周刊》的质疑来自2月21日刊登在德国图片报(”Bild”-Zeitung)上的一篇报道。
“近日,德国图片报(”Bild”-Zeitung)如同欢庆一个重大突破般,报道了来自海德堡大学的一个半成品癌症血样测试。”《明镜周刊》的记者写道。
在介绍这项“半成品癌症血样测试”时,图片报的文章称,这项测试属于大学创业公司HeiScreen GmbH,有着可观的销售前景。据称,该项测试通过15种不同的生物标记就能在患癌早期检测出乳腺癌。
对此,《明镜周刊》写道:作为研究人员,海德堡大学研究员及妇科专家克里斯托夫·泽恩(Christof Sohn)及其学生萨拉·舍特(SarahSchott),“如同摇滚明星般登场”。
图片报的报道加上海德堡大学自身在科学领域的显赫名声,让这一事件很快便席卷全球。
但赞扬声中却夹杂着来自科学界批评和质疑的声音,因为这项高调亮相且极具研究价值的科研项目在报道刊出时,只进行过大约一千名受试者的测试。
《明镜周刊》报道称:“检测的数据并未公开,对此检测方法的研究亦并未结束。诸如对高风险患者的定期检查等,对该项检测的受试者因特定症状而设的长期研究目前完全缺失。”
在报道文章中,《明镜周刊》记者引入了包括德国癌症协会和德国妇产科学会在内的七个医学行业协会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在没有证据基础的情况下为受影响的人提供希望的报告不符合我们的道德责任原则”。
这份声明在关于该检测的临床作用的结论是“为时过早的”,同时医学行业协会“明确地”劝阻现阶段将该检测投入使用。
对此,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但在调查结束之前,当事方不想对这些指控发表任何评论。
《明镜周刊》记者还调查了HeiScrenn GmbH的历史,并从中发现了这项研究不同寻常的端倪——泽恩及其学生舍特根本不是这项血样检测的发明者。
“这项检测技术的绝大部分是中国研究员杨蓉西多年努力研究的成果。她和她的团队在2016年更是得到了来自德国及欧盟提供的EXIST助研金,因此这位年轻的科学家也得到了中国NKY(注:新开源公司)医药控股公司的投资。” 《明镜周刊》记者写道。
然而,隶属于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的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专利管理公司却导致杨蓉西与新开源公司谈判破裂,“原本的研究小组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离开了附属医院。杨蓉西回到了中国,而泽恩和舍特则接手了她的项目”。
主要科研人员的离开让新开源公司的投资暂时搁置,但是另外一位投资人却加入进来。《明镜周刊》记者这样描述这位投资人:约根•哈德(Jürgen Harder),一位商人兼千万富翁,前游泳运动员弗兰西斯卡·范·阿尔姆西克(Franziskavan Almsick)的生活伴侣,曾因涉及数百万的贿赂而被定罪。
哈德之所以可以加入这个项目,是因为泽恩曾是接生哈德与阿尔姆西克之子的医生。
2017年7月,杨蓉西回国后的一个月,哈德成立了MSB MammaScreen投资有限公司,并通过此公司在四个月后以约39%的股份入股HeiScreen有限公司。
在哈德的熟人中,不乏德国网球运动员鲍里斯·贝克尔(Boris Becker),曾在世界杯夺冠的德国足球运动员弗朗茨·贝肯鲍尔(FranzBeckenbauer)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