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高校的机遇何在
“从0到1”,高校的机遇何在
李言荣
科研工作是从0→1→无穷大的持续接力过程,但“从0到1”无疑最重要、最基本,因为它意味着无中生有、前无古人,也意味着原始创新。然而,开展“从0到1”的基础研究,目前高校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大胆假设、勇于猜想不足。基础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要敢于假设、提出猜想。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是“从0到1”的三部曲。想都不敢想、猜都不敢猜,“从0到1”就无从谈起。从我国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开展验证性研究多,跟踪模仿得多,善于用毕生精力去验证别人的假设和猜想,而不是自己提出问题、开创理论。这是“从0到1”面临的最大问题。
其次是深入研究不够。做基础研究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在研究过程中要有破案的兴奋和执着,才能层层逼近真相,才能无限接近本质。如果是以课题热不热门、发文章容不容易、评职称快不快、能不能出名为目的,就很难往深里走,就容易忘了科研的初心,容易动作变形、学术走样,从而很难做出“从0到1”的成果。
最后是学科交叉融合依然流于表面。总体来看,我们在科研中并联多、串联少,貌似交叉多、真正融合少,“物理现象”多、“化学反应”少。大家知道,上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量子力学、DNA双螺旋结构、信息论等四大基础科学理论,支撑了世界经济社会几十年的发展,但之后一直没有什么重大理论上的发现和突破,主要还是像摩尔定律一样靠技术上的不断进步来支撑。现在来看,重要科学理论的突破、新的科学理论的产生,越来越离不开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像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互联网+、医学生命+等就蕴含了“从0到1”的巨大机遇,特别是“电子信息+”就是金山银山,是未来科技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最近,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起草了《推进高校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行动方案》,提出优化高校原始创新环境、组织实施原始创新长期项目、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等举措,为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提供了现实路径。
为此,高校要多鼓励开展自由而深入的研究。基础研究既要前沿更要深入,关键在于瞄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不能发散、不能多靶点,需要十年磨一剑甚至是更长时间。科学大家黄昆曾说,大多数开创性的工作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关键是有少而精的目标。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高校设立聚焦一个方向(不是一个领域)的前沿科学中心,瞄准一个方向持续开展基础研究,鼓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一些大学就设有类似的研究机构,做出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基础研究成果。我曾经在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访问过,这个学校算不上美国的一流高校,但NSF在该校设有一个原子分子物理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方面的研究,早年就得过一次诺贝尔奖,后来又出过不少诺奖级的成果。这个中心的老师和学生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原则上不需要再申请政府资助的其他科技项目,并且这种状态会持续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高校还要多引导学科交叉融合,高校多学科的优势要真正得到释放,就要不断打破学科边界,让不同学科间在更大程度上相互渗透、交叉活动。这就需要有组织的行为和协同机制,需要集成攻关,需要组建跨学科的大团队。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在这方面潜力很大,现在教育部的“集成攻关大平台”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