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大: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山东农大: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本报记者 王之康 通讯员 翟荣惠
“袅袅山下‘炊烟’,点点湖上白帆。汤汤汶河之水,青青汶阳农田。”
阳春三月,泰山区域的这番风光,既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成果呈现,也是山东农业大学专家为泰安市乡村振兴规划提供科技智力支持的一个样板。
近年来,山东农大的一大批科研人员扎根齐鲁大地,服务当地乡村振兴。除了泰安,该校还主动承担起菏泽市以及东平县、肥城市、鄄城、郓城县、牡丹区等十几个县(市)的乡村振兴规划任务。
正如该校党委书记徐剑波所说:“山东农大人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形成了扎根生产一线搞科研、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鲜明导向。走进新时代,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就要全力打造与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的农业高校。”
规划先行 助力地方绘好蓝图
如何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做好规划成为山东农大人的共同出发点。
2018年,该校在山东省内率先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组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心,主动服务国家和山东省重大战略需求,出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协同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乡村振兴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围绕精准扶贫、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战略任务,结合农业特色和研究基础,该校开展系列研究和服务;承办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问题研讨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
比如,山东农大校长张宪省带领农业经济、乡村治理、农业规划等领域的几十位专家,赴菏泽市9个县区深度调研,深入了解政策、文件、官方资料中无法反映的多层次问题,剖析乡村、镇域、县域发展的真实需求和现实困难,进而形成政策意见以及具体的项目和实施方案,提供给当地政府。
以鄄城县大埝镇为例,这里的馒头业历史悠久,在全国小有名气。专家们提出了系统开发打造鄄城馒头产业的思路,该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职部门,按照规划思路,从小麦种植、加工到馒头品种改良、提升,再到申请地理标志、打造知名公共区域品牌、金融支持等,对鄄城馒头业进行全方位开发,使馒头业成为其重要产业之一。
成果落地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其实,在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之前,山东农大的科研人员就长期驻扎在农村,.比如,水土学院教授徐学东领衔的村镇建设研究中心早在2013年就为沂水县高桥镇新华、核桃园等7个村庄整治项目做“高参”。
如今,这些星星之火逐步形成山东农大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他们所凭借的,就是自己的所学和研究所得。
比如,先后完成40余个大中型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山东农大园艺学院副教授赵飞,把名优花木资源选育、小麦育繁推一体化、园艺作物生态种植等技术合理调度安排在位于泰安市北集坡镇的天泽农业科技园,将其打造成了泰城十大农业主题公园。
再比如,山东农大植保学院教授刘玉升,先后在沂水县、费县、齐河县等地建立了农作物秸秆昆虫转化基地,解决秸秆处理难题,以黑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受到人们的追捧。山东鼎泰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白星花金龟转化80万亩玉米秸秆项目安排在自己的园区,以打造生态庄园;沂水烟草公司试验站用白星花金龟处理全县烟秸,此举得到山东省烟草公司认可,并计划在全省烟区推广……
人才支撑 融入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