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明:7年,就为了一个“超级保温瓶”(2)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4-12 14:02:36
浏览

经过查找和分析原因,胡春明及其团队最终认为是与原材料有关,由于原材料中有极小的局部成分不均匀,而这个不均匀处又恰好出现在焊缝位置处。在寻求补救措施时,由于慢化器本体是铝合金材质,这种材料的焊接本来就是焊接领域的难点之一,特别是问题焊缝只允许进行一到两次修补。

“我们做了大量的焊缝补救工艺试验样品,通过这些样品试验证明拟采用的补救工艺方法确实稳定可靠,方才用于正式工程件上。就是这一道小小的裂纹,将我们整个慢化器工期拖延了差不多两个多月。”胡春明表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样机到正式工程件完成,慢化器差不多经历了7年的时间。7年的光阴,就只为了这个“超级保温瓶”。中国散裂中子源液氢慢化器是国内首次完全自主设计与制造完成的同类产品,各项性能参数和整体质量完全不输国外设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据了解,慢化器反射体技术本身局限性太大,除了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外,其他应用领域很难用到。但是在研制设备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我国在铝合金材料加工,特别在其电子束焊接技术方面的进步,由于铝合金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重要材料,也算是侧面推动我国核工业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研究。

回顾多年的研究工作经历,胡春明表示,此前虽是从事反应堆冷源建设和相关技术研究工作,但反应堆冷源和散裂源慢化器属于同一类设备,所以整个研究学习经历是连贯的。吸引他来到中国散列中子源团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陈院士,在胡春明看来,陈院士是一位治学严谨,待人平易近人的科学家。

“陈院士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强调顾大局,彰显出他们那一代科学家的共同特质,是陈院士的身体力行向我们诠释了学无止境,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搞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程,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胡春明建议要不忘初心,认真考虑自己的追求究竟是什么,还要耐得住诱惑。一份收获一份勤劳,而且有收获也未必有掌声,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团队和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另一个共同的特性是精益求精。胡春明也不例外,他表示,由于工程进度要求,有些技术细节还没有做到最理想,虽然最终设备是成功的,是能够满足现有的技术要求,但仍然有做得更好的潜力存在,这将是他和他的团队今后努力的方向。(文/赵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