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冠王”王泽山院士的泸州故事
“三冠王”王泽山院士的泸州故事
“专业无所谓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一样可以光焰四射。”2018年1月8日,著名火炸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被授予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国内科技界罕见的“三冠王”,备受关注。
王泽山一生专注于“冷门专业”火炸药研究,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瓶颈,是我国火药装药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理论奠基人。此前,他已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和2017年两次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年过八旬的他头脑灵活、精力充沛,至今依然奋战在国防科研事业第一线。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255厂、泸州北方公司)1933年创建于河南巩县,1938年迁建四川泸州,现隶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是我国轻武器、中小口径武器、高膛压武器发射药主要研制和生产单位。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王泽山一直与泸州北方公司合作,特别是在发射药及装药应用研究、含能材料应用方面等合作密切。
2013年在泸州市科协的指导与帮助下,泸州北方公司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批进站院士便是王泽山,进站专家有南京理工大学肖忠良、廖昕、何卫东,西南科技大学裴重华,北京理工大学罗运军、四川大学唐盛伟等7人。2018年1月,发射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芮筱亭也加入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如今,该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功聚集了一批优质的专家资源。
“王院士是我国火炸药行业的带头人,他的很多新技术、新理念最后都是在泸州北方公司落地转化,每年可达上亿产值。”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其林介绍说,多年来,依托以王泽山为代表的专家团队,泸州北方公司参与或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火炸药专项和军方重点型号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进行了多项新技术开发和关键技术攻关。
其中,王泽山研发的“某发射药装药与工艺技术”在泸州北方公司得到转化,解决了武器装备的环境温度适应性问题,该装药产品装备应用在我国先进的99A主战坦克上,“93”阅兵和朱日和阅兵时,该装备排在陆军第一方阵。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中国院士、专家及其团队与企业等建站单位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而建立的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协作平台,主要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直接引进院士专家团队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或者市场开发,推进成果的产业化,可以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了企业与院士专家双赢。
“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主,要真正走向市场,实现技术转化、成果孵化,需要发挥企业的人才、设备和工艺优势,尤其发挥企业懂市场懂需求的优势。”王泽山认为,企业和科研院所相结合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符合十九大提出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依靠院士专家团队的高端智力,泸州北方公司成功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极大提升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和经营效益。2016年以来,院士工作站与泸州北方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防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兵器工业科技进步奖4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
在院士专家及团队的带领下,泸州北方公司先后参与了某海军榴弹武器装药和外贸某武器装药技术研究,并同国内其他发射药专业研究单位开展竞争性研究,通过试验验证和现场演示,成功争取到榴弹武器装药项目的研发工作,为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