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5-17 09:51:29
浏览


 
上海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5月15日上午,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和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均因为是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且拥有特别重大的系列技术发明,双双被授予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上海市长应勇等市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据了解,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00项(人),分别授予包括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华东理工大学张显程等10人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8项科研成果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30项成果捧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231项成果摘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等完成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天马望远镜)项目完成了同类望远镜中系统综合性能位列世界前三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研制,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不仅为我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撑,还参与拍摄了全球首张黑洞照片。

本次荣获自然科学奖的项目,广泛涵盖了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物理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出现了众多具有国际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展示了上海在创新策源力方面的深厚实力。许多自然科学获奖项目还同时获得了大量的专利成果,或应用于指导大型项目、工程的建设,对国民经济、社会民生和科学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例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惠利健完成的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证明了以往认为主要见于低等动物细胞的转分化现象,在小鼠肝细胞上同样存在。相关成果有望用于人类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胡金波等首次提出了亲核氟烷基化反应中的“负氟效应”概念,建立了一个有机氟化学研究新体系;发展了多个原创性氟化学合成试剂和反应,所开发的两个试剂均被国内外同行称为“胡试剂”,为含氟分子的合成开辟了新方向;纠正了氟化学领域的多项传统认知。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赵振堂等针对时空全相干、高亮度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学科发展前沿,解决了种子型FEL倍频效率和性能调控等关键科学问题。他们也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上海科技奖励的诸多获奖成果紧紧围绕科创中心建设这一主题,勇于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在突破国外垄断和“卡脖子”难题、满足国家高精尖和战略性科技需求方面获得了突出成绩。

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朱健强等完成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针对我国激光聚变精密物理实验战略需求,抢占国际研究制高点,自主研制了世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奠定了我国重大专项中激光装置研制的工程基础,推动了以我为主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引领了该领域的前沿发展。

由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林宝军等完成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采用先进的方法和理念,研发了新型专用导航卫星平台,实现并验证了新一代导航载荷新信号体制、自主运行与星间链路等技术。该星的研制发射是中国北斗导航卫星领域的“破冰”之作,标志着北斗系统从区域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而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顺衍等完成的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严苛服役环境耐磨抗蚀氧化物陶瓷涂层设计、制备技术及典型应用》经过20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研发了耐磨抗蚀氧化物陶瓷涂层,成功应用于120吨级和18吨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涡轮端和氧泵密封动环,并在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直升机旋翼系统自润滑关节轴承成功应用,使我国高速自润滑关节轴承成功实现进口替代,为我国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任务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