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归学霸做“乌托邦”社交试验场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5-21 03:14:13
浏览

  90后海归学霸到成都 做“乌托邦”社交试验场

  “构建一个真实、真诚、互相信任的社区”

  北京大学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一家发展良好的联合办公空间创始人,29岁的潘云称得上年轻有为。

潘云(右二)和入驻共享工作空间的伙伴交流心得体会。

潘云(右二)和入驻共享工作空间的伙伴交流心得体会。

  2015年大学刚毕业,这位北京小青年和两个同学一起,兴致勃勃来到成都,做了联合办公空间。

  彼时,这种新型的办公模式刚进入中国两年时间,成都更是一片蓝海,说他们是拓荒者也不为过。四年时间,潘云和伙伴们在成都已经开了两家店,入住率分别达到95%和80%,这在国内业界是非常不错的数字。但是,学霸想做的,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单纯的共享工作空间。

  他想尝试的,是构建一个理想的社区。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够真实、真诚、互相信任。这种“乌托邦”式的理念,贯穿于创业的始终,以致他们拒绝了资本杠杆,不融资,也不迅速扩张。也许,这可能不被所有人理解,但这种“理想主义”精神,还是让人颇为动容。

  潘云和伙伴打造的共享工作空间,运用了建筑学和心理学理论,要让人们感到舒适和放松。

潘云和伙伴打造的共享工作空间,运用了建筑学和心理学理论,要让人们感到舒适和放松。

  商业VS慈善

  企业行为也能有社会意义

  高中时代到不同的社会组织、民工子弟学校做志愿者,研究生研读慈善机构研究专业,潘云看上去像是要去非营利机构工作的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潘云的母亲是位企业家,她深知创业的艰难,希望儿子生活能过得舒服一些。她为儿子设想的人生是毕业后进入联合国,从事稳定的慈善研究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自幼独立有主意的小伙子“跑偏”了。

  “舒服”其实是“做一件事情,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坐享其成、按部就班对潘云而言并不舒服。慈善事业是很有意义的,但如何高效地来做慈善,这是个问题,“你越是深入研究,你会发现,慈善机构的运行效率不高,这是它本身的特质决定的。”而且,重复、稳定的工作模式让他觉得索然无味。

  在探寻路径的过程中,他关注了商业和慈善的关系。大多数公众的印象里,慈善行为和商业行为是无法融通的,但是实际上,企业的商业行为在很多方面达到了社会意义的效果,而且过程高效。

  潘云举了可口可乐公司在非洲某个国家建厂的例子,为了能保证可乐的味道,在当地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水质,此举虽然是商业行为,但提升了当地民众的饮水健康问题。

  “这其中比较复杂,要从各种理论说起。”总之,这位心有鸿鹄之志的青年是不会走传统之路了。

  试验VS理想

  构建有价值可信任的社区

  那时的欧美,联合办公这种共享办公空间的模式正在兴起,深受小型创业团队和自由职业者的青睐。

  被冠以“联合办公鼻祖”的WeWork,理念是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让人人都能为所爱的工作而努力,这种商业性混合着社会意义的模式,让潘云心动了。

  2015年一毕业,他和同学田韫和、杜锐诚就来到成都,创办了三文联合办公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