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奋战在脱贫一线(2)
“每天脑子里都要过一遍,怎么才能带动村里人脱贫致富。”马天龙说,西坪村人均耕地少,靠土豆、玉米、小麦“老三样”解决温饱。“没有产业支撑,稳定脱贫就难以实现。”县里争取到6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西坪村建起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拓宽就地就近增收门路,村不会空,地不会荒,人不会穷。”
2019年,扶贫车间纯收入20余万元。今年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影响较小,4月份还接了8个订单。在马天龙带领下,西坪村的贫困人口由原来的79户411人降至去年底的5户21人,整村实现脱贫摘帽。
“跟着劳模干,就是有奔头,去年我摘了贫困帽,今年争取再上个台阶。”在贵州省纳雍县厍东关乡,村民李华家里几个孩子要上学,妻子身体又不好,一度只能靠种玉米和打零工维系生活。
201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李俊,在村里带头成立合作社,发动乡亲种下1030亩魔芋,覆盖周边3个贫困村。他特意采用土地入股模式,吸纳了2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银行贷款,合作社建起一座魔芋加工厂。除平时发放务工收入外,合作社年底还将拿出70%的利润分红。
李华将3亩地全部入股合作社,自己还在种植基地务工。“去年干活赚了1.6万元,两个孩子也参加了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魔芋迎来试采期。即便今年疫情期间,魔芋依然热销。“个头小的做种子,一吨差不多2万元;个头大的制成精粉,一吨能卖到9万多元。”今年以来,合作社芋种收入达到410万元,精粉也完成了200多万元销售额。
李俊给合作社定了小目标:今年全年利润突破300万元。“很有信心完成任务,让老乡们辛苦了两年,终于可以兑现分红承诺了。”他说。
“要尽己所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大姐,我已经把地全部整好了。”正跟记者聊着,陕西省西安市番茄研究所所长赵军贤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我把苗子也给你育好了,什么时候来拿都行。”赵军贤随即回复。
发信息的人叫阿峰,是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道门岩村人,在外面打工攒了些钱,想回乡创业,带着乡亲一起致富。认识两年多,虽说还叫不上阿峰全名,但赵军贤总是热心相助。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好番茄文章,不断推陈出新,研究出更多健康可口的新品种和深加工技术,帮老乡们过上好日子。”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62岁的赵军贤曾经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劳动模范等多个称号。
从2018年起,赵军贤每年为阿峰免费提供30余亩的番茄苗。“按今年的市场价,一株番茄苗5角钱左右,一亩地需要1500株,30亩地的苗就是2万多元。”
多年来,赵军贤累计为山区群众免费提供的种子、种苗,可种植面积达数百万亩。“脱贫致富要一步一步来。现在我教农民种番茄,等他们收入稳定了,还要教他们育苗。要让农民熟练掌握生产技能,确保不返贫。”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小康社会要全面建成,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必须绷紧弦再加把劲。
李俊领办的合作社今年新增种植面积300多亩,进入丰产期后贫困户社员人均年收入预计可增加3000元。“未来3年内,要扩大到5000亩以上,让魔芋成为老乡们脱贫之后持续增收的‘金蛋蛋’。”
“下一步,我们要做自己的服装品牌!”马天龙也有了新打算,把扶贫车间做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服装公司。“要尽己所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