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以青春之躯驻守战疫堡垒前哨(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07 23:03:58
浏览

  “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回去。”疫情来袭,正在上海进修学习的感染科主治医师朱彬说出这句话。交通暂停,朱彬历经曲折,辗转近千里终于回到武汉,与同事并肩作战,投身到一线战疫的队伍中。

  “往前冲,是我的天职!”感染科青年护士喻银燕,是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支援的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医用防护服,汗水蒸发结成水珠布满防护面罩上、挂在眼睫毛上,喻银燕依然全神贯注投入工作,成为大家心中的“最美面罩姐姐”。

  “我不累,我能坚持。”急诊科副主任樊红教授,从美国归来还没顾上倒时差,顾不上考虑自身安危,更顾不上回家看一眼,就立即投入到重症留观区作战,一干就是一个月。24小时值守下来,疲惫不堪的她经常不知不觉睡着。

  “我没事!”是急诊科护士长冯霞的口头禅。从大年初二起,冯霞主动请缨进入发热门诊A4留观区负责护理管理工作,自此一直没有回家,每周都给自己排七天班,即时白班也常常忙到半夜。胸外按压、协助插管、紧急抢救、转运患者,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被称为“铿锵玫瑰”的耳鼻咽喉科80后护士长余晶晶,疫情暴发时,腿部还在手术后恢复中。面对大量患者以及医护人手不足,余晶晶义无反馈请缨参战,在危险的咽拭子采样岗位上,每天从早到晚一心扑在救治最前线。

  “舍得一身剐,疫情奈我何?”重症病房护士长万佳面对危险,每次都是选择“我来”。面对咽拭子标本采样的高风险,万佳带领护理团队挑起采样重任,高峰时期每天核酸检测达700余人次。

  “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这是14岁女儿写给父亲、急诊科青年医师孙鹏的一封家书。从疫情暴发之初,孙鹏就坚守在发热门诊一线,不能回家,没有一天休息。女儿用信表达着对父亲的思念,其中话语也温暖、鼓励着父亲和所有奋战在战疫前线的人们。

  …………

  在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489名医护人员中,类似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在那段忘却了时间的日子里,他们每天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与死神搏斗,以一身白衣、守生命平安。

  在武汉协和医院,有一处俗称A4的发热门诊重症留观室,是由骨科A区4楼临时改造而成。

  A4,肩负着医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重任,是收治患者情况最复杂、病情最危重的病区。在这里,集聚着来自医院各个科室、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每天都上演着生死赛跑。

  A4的医护人员,都是临危受命,面对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曾经充满恐惧和忐忑,但更多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信心和责任。

  一次,一位55岁的男性危重症患者转入A4病区,情况十分危急。患者除了呼吸窘迫,同时伴有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不及正常人的一半,血小板只有普通人的十分之一,随时有生命危险,急需输注血小板。

  刻不容缓,心外科主治医师李庚立即联系武汉市血液中心,经过积极协调,终于在当晚11点拿到了珍贵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当输注后患者转危为安,所以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在A4,医护人员为了节约防护用品,少喝水以减少上厕所频次,为了挽救患者生命,一个班下来,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但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选择退缩。

  在整形门诊护士汤亚男的回忆中,一踏入战场,医护人员彼此依靠和慰藉,所有人都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