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毅然走进不毛之地 他在沙区里种活10万棵树
40年前毅然走进不毛之地,白春兰不言后悔——
沙区里种活10万棵树(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人物小传
白春兰:1953年出生于毛乌素沙漠南端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沙边子村。1980年,白春兰和丈夫联合本村10户人家来到名为“一棵树”的沙地治沙种树垦地,累计种树10万多棵,治理沙漠3400亩,探索出“以草挡沙、以柳固沙、栽树防沙”的综合治沙法。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有一个名叫“一棵树”的自然村,听当地一位七旬老人说,在他幼年时这里确有一棵树,在沙漠之中独自成活,周边无任何植物遮蔽。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连这棵树也消失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沙漠……
近一个世纪光阴流转,“一棵树”变成“没有树”;又从80年代开始,从“没有树”到“十棵树”“百棵树”,再到如今“十万棵树”。1980年,花马池镇沙边子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白春兰,和丈夫冒贤联合本村10户人家,进驻不毛之地治沙种树;前后也有不少人到过这里,受不了苦,纷纷离开,而白春兰和丈夫却留了下来。这一留,便是40年,抚育绿树成荫……
“第一次来时,看不到绿色,只有望不到头的黄沙”
夏日里,驱车驶过“一棵树”村,满眼都是绿。
“白春兰在盐池县家喻户晓。种了大半辈子树,你看到的这些绿色,离不开像她这样的治沙英雄。”同行的盐池县政府工作人员沉吟片刻,接着说:“她真的很坚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盐池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沙漫卷,风沙肆虐,沙丘包围中的村子无地耕作、生态环境不适宜生存。
“那会儿真的吃不饱,土壤里不管种啥,都长不出来。县里号召大家去植树造林,当时觉得,只要能解决温饱,多苦我也干。”白春兰回忆,1980年,27岁的她和丈夫拉着木板车,载着年幼的孩子和一些树苗,向8公里外的“一棵树”村前进。
“大家都管这里叫‘一棵树’,但我们第一次来时,看不到绿色,只有望不到头的黄沙。”当时,白春兰每天要步行往返16公里,丈夫则会在毫无遮蔽的沙漠中过夜,照看白天栽种下来的小树苗。“刚栽下的树苗很娇嫩,成活率很低。为了照看树苗,一家人每天带着玉米饼子过来,水需要来这里挖,铁锹一锹一锹,直到挖出水来。”
平日里风沙大得出奇,一次,放在沙坡上的小女儿竟被风沙吹跑了。而专注于种树苗的白春兰竟没有察觉,等到发现时,孩子已经昏迷。万幸的是,经过抢救孩子没有大碍。
时至今日,白春兰依旧懊悔不已,觉得自己差点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
“树能成活,比什么都高兴”
尽管如此,白春兰说起关于“一棵树”村的记忆,还是“甜多一些”。
1984年,白春兰种下了3亩小麦,来年打了4麻袋麦子,“有白面吃了!”白春兰欣喜的不仅是第一次的收成,更证明了在“一棵树”村能种树,能农垦,饿不死,有活路。“得有好的心态,苦痛总会过去,要记下那些令人欣喜的事。”白春兰说。
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白春兰喜欢钻研土地。40年与土地打交道,白春兰成了一名“土专家”。
治理沙漠,不仅要实干,还要有科学技术做支撑。一开始,白春兰和丈夫没有经验。1984年初春,盐池县科委给白春兰家奖励了一捆优良品种的葡萄苗。白春兰分外珍惜,将其一棵棵植在沙地上。不多久,葡萄苗还是死了。白春兰请教专家后才知道,地的黏度不够,存不住水。盐池地处中部干旱带,蒸发量大,葡萄幼苗是活活旱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