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海岛那抹绿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20 22:17:29
浏览

  普陀海岛那抹绿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通讯员 孟阿荣 来逸晨

  枕海而居,踏浪而歌。

  455个岛屿,6000多平方公里直辖海域,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名副其实的海岛大县。

 

  2019年年底,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在普陀顺利建成;眼下,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在等待最后的验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普陀,海洋与岛屿就是“绿水青山”,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更是“金山银山”。

  红树成林筑绿坝

  在海风的吹拂下,舟山鲁家峙、墩头等滩涂上的八万余株红树秋茄长势喜人。一株株小树苗整齐排列,筑起一道绿色的堤坝,令绵延的海岸线充满了盎然生机。

  几年前,这里还是荒芜、裸露、泥泞的滩涂,种什么都难以成活。然而普陀人“撒向海岛一片绿”的决心是坚定的,于是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团队被盛情邀请而来,开发红树秋茄抗逆性生长调节剂、进行“三合一”滩涂改造、高低温北移驯化……在鲁家峙西南侧及沈家门客运站的滩涂湿地上,不足10厘米高的秋茄幼苗终于顺利扎下根来。在挺过四个寒冬后,昔日瘦弱的树苗茁壮成长为一棵棵高约80厘米的小树。

  “红树林的生态修复能力特别强,小树长起来后,螃蟹、跳跳鱼等明显多了起来,滩涂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也明显减少。希望红树林这种特殊的潮间带植物能为舟山‘蓝色海湾’治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据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纪丽丽博士介绍,经过近几年的精心培育,原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红树林成功跨过人工引种的北界,在舟山落地生根。

  红树成林。未来,它们将成为净化水质、防御风浪的“绿色卫士”,构筑起海岸线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碧海蓝天映绿岛

  近年来,普陀大力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一场以沈家门渔港为核心的港湾环境整治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普陀人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是全面而立体的。

  在海底,1500总吨“自挖—自航—自运—自抛”一体化抓斗挖泥船成为常年值守港湾的“清淤卫士”。来自普陀区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当地总计投入4000万元,拉起一张东起半升洞、西至市中心渔港、南至马峙门的海底清淤疏浚之网。

  在海面,大小船只配备油污水分离器,从源头上保证船舶污水不入海。与此同时,全自动水面清洁船在海面来回巡逻,3.5公里污水截流管线拦截下奔流入海的陆源污水,如此“里应外合”,搭建起海洋生态保护的有效屏障。

  在岸边,超过15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被悉心修复,18座废旧码头被拆除,9.2万平方米的港口废旧构筑物被彻底清理,8.7千米长的滨海生态廊道串联起3个海岛生态公园、5.7万平方米景观绿化……人们在这里亲近大海、休闲放松,一幅人与自然和美共生的画卷在海岸线铺展开来。

  “沈家门渔港的清水期来喽!”与港湾朝夕相处的船老大放眼碧蓝的海水,眉眼舒展着。“过去,这样的日子要等到七月才有,而且一年中只有1个月,现在已经逐渐延长到3个月。”

  普陀的海水水质正在变好。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提供的近岸各海区水质评价结果显示:2019年,一、二类海水占到整个普陀海区面积的61.8%,比2018年提高了12.7%。

  描绘全域皆景的绿色生态底色,离不开清新的空气。改造燃煤锅炉,淘汰老旧农机、老旧车辆,新增新能源公交车,完成水产品运输车辆臭气异味专项整治……来自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数据显示:2019年,普陀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PM2.5年平均浓度仅为19微克/立方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