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县长江大堤转移安放点见闻
新华社合肥7月12日电 题:心安之处就是家——安徽东至县长江大堤转移安放点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诺、李亚彪、刘方强
“家在哪?”“就在那儿!”
站在江堤上,即便隔着数百米,透过氤氲的水汽,55岁的村民董秀花照旧一眼找到了家。
不外她临时回不去了。短短4天,上涨的江水沉没了回家的路。原本位于江心洲上阵势最高的自家屋子,如同正在覆没的孤岛,跟着江水的上涨,一点点逼近江面。
“离水尚有2尺高。”董秀花说着咬紧了嘴唇。
在她身后,高高的江堤下,安徽省东至县胜利镇阜康小学内,还安放了17名像她一样“找家”的人。
7月7日,内地长江水位一连上涨,家在圩区的乡亲们被镇村干部紧张转移到这座二层小楼的讲堂里,桌椅已被腾空,取而代之的是折叠床和凉席,讲台上备有食物、水、蚊香、热水壶以及必备药品。
对付这所学校的“姑且住民”来说,因为这场超汗青水位的大大水,让“家”这个词有了新的寄义。
离家前还担忧“吃欠好、睡不香”的村民金龙德,很快体会抵家的味道。入住第二天早晨便吃上了热腾腾的牛肉包子,这是村干部当天一早冒着大雨,去集镇上买的。
“快遇上自家的手艺了。”他说,这里筹备了一日三餐,每餐一荤一素,“每顿都吃得饱饱的”。
“条件必定不能和家比,但住一天就要给他们一天家的感受。”胜利镇党委书记杨克飞汇报记者,针对这18位“姑且住民”,镇村干部天天排班,从忙碌的防汛事情中抽出时间,做好送餐等处事。
47岁的周慧云是村医,7日与大伙儿一起住进讲堂,成了安放点的“私人大夫”。给老人量血压、为住宿卫生消毒,大伙儿有个头疼脑热的,她都能照顾到。“感受这几天比平时还要忙。”
董秀花想家,主要是缅怀家中的“生意”。20余亩的西瓜、黄豆以及玉米已经泡在了水里,如今她指望着80多只鸡鸭能“对冲”损失,“家回不去,它们喂不成,开始觉得又要砸手里。”亏得,只要有家,便有“家人”守望。“镇里组织了23名干部和抢险人员在江心洲辅佐他们关照衡宇、养殖家禽。”东至县副县长郭宏盛在现场说。
“有各人的处所,也是家。”村民马美云笑着说,她和本身的三个老姐妹卷着铺盖“挤”在一间讲堂里。少了农忙,却多了措辞的人,天天做着针线活、唠唠家常,倒也不亦乐乎。“庄稼淹了再种呗,江边长大的人还能怕水不成?”
唯独让马美云安心不下的,即是老伴。她汇报记者,其时催着转移,老伴却拎着铁锹上了江堤,天天挖土保圩护坝,已是4天不见人影了,只在晚上简朴通了一个电话。“昨晚又是一夜没睡,嗓子都哑了,真把本身当大禹了。”语气里既有抱怨,更是心疼。
入夜,二楼最西头的讲堂亮着灯,29岁的张翔坐在课桌旁,备战一个月后的公事员测验。去外地读大学后,这是他与怙恃最长一次旦夕相处,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村里大妈们骨子里的乐观,大叔们在江堤上的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