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农产物 对接大市场
山乡农产物 对接大市场(对象部扶贫协作一线探访)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巴吉沟村,一片齐腰高的谷子长势正旺,58岁的村民宗宝民正忙着田间打点;
十二吐乡的绿然农产物销售专业相助社,理事长郑国春和工人们一道加工米面、装箱封口;
北京岳各庄农副产物批发市场农副产物展示配送中心,一盒盒包装精细的“乌兰沟”牌小米、莜面、荞麦面陈列个中,引来很多市民前来购置……
三个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却因“消费扶贫”而牢牢接洽在一起。深化对象部扶贫协作,北京市对口帮扶内蒙古自治区。从出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入手,北京全力打造“产供销全链条”消费扶贫模式,让首都会民的消费需求与内蒙古出产的优质农副产物精准对接。2018年和2019年,内蒙古31个国度级贫困旗县累计向北京市场销售代价52亿元的七大类491种特色农产物,发动近10万贫困人口增收。
策划菜棚,成致富妙手
“照旧得从一亩三分地上找打破口”
“本年西红柿价高,能卖好价格。”72岁的十二吐乡乌兰沟村村民宋国发喜上眉梢……
乌兰沟全村有2.3万亩耕地,大部门是望天收的旱田,水浇地仅占14%。村民糊口也不富饶,最多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38户384人,人均收入全县最低。
“照旧得从一亩三分地上找打破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秀宏说,在县乡辅佐下,乌兰沟确立了成长设施农业的思路,操作500万元扶贫协作资金,建起55个暖棚及配套水电设施。“产权归村里,对外出租,所得金钱用于公益岗亭支出、壮大村集团经济。”
到了收获季候,第一茬西红柿成熟,乡亲们难免担忧:这么多西红柿怎么卖?正在这时候,北京挂职干部牵线搭桥,北京各大商超的订单继续不停。
“宋国发策划3个棚,如今不只挣脱了贫困,还酿成了致富妙手。”赵秀宏说,设施农业还发动了50多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远远望去,十二吐乡的达康扶贫财富园里,1000多个日光温室大棚在阳光映射下,宛如一片银色海洋。十二吐乡党委书记谢艳丽先容,2018年以来,达康扶贫财富园累计操作帮扶资金1915万元,园区大棚蔬菜局限成长到9300多亩,“去年约莫有1万吨西红柿被卖到了北京的超市,实现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
养殖蛋鸡,助脱贫增收
“摘掉贫困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颠末严格的杀菌等消毒环节,记者走进了位于林西县的德青源养殖场。53岁的杨卫东正手拿蛋托,忙着分拣鸡蛋……
杨卫东是林西县新林镇鹿山村人,已往在锡林郭勒打工,谁料有一年返乡途中遭遇车祸,失去了一条腿。糊口本就窘迫,安装假肢又花了20多万元,老婆身体也欠好,杨卫东愁得睡不着……
2016年底,依托扶贫协作平台,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林西县相助建树财富扶贫项目。“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养殖240万只蛋鸡,仅用了168天就完成了工程建树。”林西德青源项目认真人武利说。
德青源给扶贫项目定下一个硬指标:贫困人口比例不低于职工总数的30%。今朝,该项目已吸纳55名贫困人口参加。
2018年12月,杨卫东进入德青源公司从事蛋品分拣事情,“天天干8小时,活儿不累,月人为3000元阁下。”
十二吐乡下仗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利国,也是德青源扶贫项目标受益者,如今月人为4500元。老婆丁亚丽在厂里做饲养员,每月人为收入3300元,“当了泰半辈子农夫,头一回每月挣到这么多钱。摘掉贫困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