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那桶藏族网红老板的峡谷致富“秘笈”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9-20 18:23:07
浏览

  二十年前,秋那桶照旧藏在怒江大峡谷深处鲜有人知的小乡村,不通电不通路,村里人过着近乎与世距离的糊口。直到2000年的秋天,一位广东背包客敲开了藏族村民阿白家的门。

  “背很大的包,裤腿上全是泥。”二十年后的本日,阿白仍然记得见到那位客人的场景。看到客人又累又饿,阿白的父亲余新民热情地将他请到火塘边,拿出家里最好的食材和包谷酒……  

  这位“神秘”的客人天天一早出门,黄昏返来,与阿白一家围坐火塘边谈天、喝酒、欢笑。“阿白,你的老家太美太好了,将来成长不得了。”阿白重复琢磨客人这句话,秋那桶亏得那边?如何成长?他想不大白。

  秋那桶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最北边,滇藏接壤线上,居住着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纳西族、彝族、汉族等7个民族。村落周边原始丛林茂密,瀑布浩瀚,一边是碧罗雪山,一边是嘎瓦嘎普雪山,山坡下是奔流不息的怒江,一条通往西藏察瓦龙的茶马古道由此颠末。

  在外人眼中,这是片“人神共居之地”,可其时在阿白看来,这里只有让人困窘一生的大山和缺衣少食的糊口。“干完农活只想躺下,一年洗一次澡就顶呱呱了。”阿白说。

  没时间多想客人言语中的深意,阿白一家又开始为生计忙活,守着瘠薄的地皮刨食。奇怪的是,厥后又接连有几位省外的客人敲开阿白家的门,“我们在网上看到了攻略。”

  阿白不知作甚“攻略”,依然拿出最好的食材和包谷酒……就这样,每年节沐日,总有一些客人住进阿白家。

  2005年,阿白与独龙族女人普玉兰成婚了。婚后,他们策划起农家乐,每当有客人来,普玉兰就做一桌子内地的特色美食招待。逐步的,日子好了起来。

  与此同时,中国当局不绝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各类人力、物力、财力逐渐向这个深度贫困的大峡谷中搜集。

  “2008年,村里通电了,进村的路也好走多了。”阿白拿出5000元(人民币,下同)的全部身家,翻新屋子,开起秋那桶第一家堆栈——阿白堆栈。

  “最开始一天收50元包吃包住,带客人们看山看水,晚上在火塘边唱歌、跳舞,客人开心得很。”阿白性格直爽,交友了五湖四海的伴侣,堆栈也在口口相传中被外界熟知,越办越红火。

  在内地当局和旅游部分的支持下,阿白堆栈举办了多次改扩建。最多的时候,堆栈一年欢迎了3000多名旅客。

  无意间,阿白便成了秋那桶的“网红老板”,很多外地旅客甚至冲着阿白来到秋那桶,尚有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度的旅客请他当领导。

  日子好了,村里让阿白“带个头”,他本身也很乐意。“本身富了不算富,各人糊口都好,才气在一起快乐地吃肉、喝酒、聊日子。”

  阿白勉励村里人一起做旅游处事,抱团成长。“提高欢迎本领,至少每家能欢迎2位旅客。成长财富,让旅客把秋那桶最好的蜂蜜、虫草带归去。”阿白提出,成长旅游业不能尽管旅客吃住,还要让旅客有带得走的对象,还要来的念想。

  颠末几年成长,秋那桶的村子旅游已初具局限。阿白堆栈之外,七三堆栈、阿土家都是内地有名的堆栈,几户农家专心做好土特产,村里人对各类肤色的背包客也见责不怪。

  “我们村已经脱贫,要实现村子振兴,就必然要守护好秋那桶的原汁原味。”阿白看来,秋那桶的炊烟、木楞房、民族歌舞和高坎坷低的山水都是必然要守护好的宝物,绝对丢不得。

  “将来,尚有燕子洞、温泉、高山牧场可以开拓,只要旅游做得好,生态掩护得好,我们的日子不会差。”阿白早已想大白了那位广东客人的话,秋那桶的致富“秘笈”,就写在这大山、大江、大峡谷之中……(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