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露冷秋期半,礼赞丰收、致敬农夫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9-22 20:05:38
浏览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二十四骨气中位列十六的“秋分”,一般在公历9月22日至24日间到来。这一天,太阳险些直射赤道,各地昼夜等长。2018年起,“籉笠停当,仓箱可期”的秋分被定为我国致敬农夫、礼赞丰收的“中国农夫丰收节”。  

  昼夜均 寒暑平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如是记实,个中“分”即“半”,秋分代表着昼夜等长、寒暑分界。昔人常用阴阳转换表明气候寒暑变革,秋分正是“阳日损而阴日益”的要害节点。

  古时,人们选用最能代表时节的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作为“候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秋分有三个“候应”:“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此时,昔人认为因阳盛而发的“雷”逐渐收声;蛰居虫蚁以土封洞,防备冷气入侵;同时,氛围中的水汽逐渐“凋谢”,夏日的潮湿一去不返,气候上则表示为少雨。入秋以来,北方降水开始淘汰,而南边在秋分后也逐渐进入少雨时期。

  秋分前后,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名贵的丰收时节,畅享美景、喜获丰收的同时,也要留意晨间、晚间增添衣物,制止着凉。

  春祭日 秋祭月

  “二分二至”在古代骨气中处于重要位置。

  “皇帝春朝日,秋夕月。”《礼记》记实,周朝便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古代民间祭月是在月下设香案,摆上“月神”牌位和月饼、瓜果供品,全家人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听说,中秋节便由秋分祭月演变而来。

  《史记》记实:“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古代,“南极星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因而,古代帝王和官员会在秋分清晨前往南郊迎接南极星,逐渐形成秋分日“候南极”的习俗。

  秋分,民间主要有折桂、吃秋菜、说秋、送秋牛等风俗勾当。昔人会折桂枝博个“蟾宫折桂”“金榜题名”的好彩头,桂花被巧手制成桂花糕、桂花糖藕、桂花栗子羹等美食,为秋日更增一分甜美。

  在岭南地域,秋分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发展于岭南的野苋菜,内地人会在秋分将采摘的野苋菜与鱼片一起滚为“秋汤”全家分食,祈求家宅安定、平安康健。岭南民谚有诵:“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小,平安康健”。

  秋分前后,旧时农村尚有“说秋”的习俗。每到秋分,说唱俱佳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秋官”,挨家挨户唱诵祈求丰收的吉利话,并奉上以二开红纸或黄纸印制全年夏历骨气和农民种田图样的“秋牛图”,祈求秋耕吉利。

  庆丰收 敬农人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秋分不只是“八九菊黄蟹儿肥,风和睦爽丹桂香”的宜人时节,更是农业出产上重要的骨气。

  经党中央核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夏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夫丰收节”。本年,我们将配合庆祝第三个“中国农夫丰收节”。

  在我国家产化、城镇化的历程中,亿万农夫用辛勤汗水作出了庞大的孝敬,缔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古迹,让中国人民把饭碗紧紧地端在了本身手中。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秋分骨气正是礼赞丰收、致敬农夫的佳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分前后,各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农人共庆丰年、分享着丰收的喜悦;“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其时”,收获累累硕果之外,人们也在秋耕、秋种中将勤劳致富的优美祈愿再次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