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 他们恪守岗亭奋战一线(2)
57岁的丁利钢是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交巡警支队朝天门大队的一名民警,他执勤的小什字路口位置紧急,人多车多,尚有两个地铁口。一到节沐日,交巡警就成了为旅客处事的“活舆图”。丁利钢这几天分外繁忙。
晌午,一名小女孩蹲在路边哭。丁利钢上前询问,得知她和怙恃在洪崖洞走散,在他的引导下,小女孩报出一串手机号。丁利钢拿脱手机,拨通号码,电话另一头传来焦虑的声音,正是小女孩的家人,一家人很快团聚。
“快,小什字站8号出口。”晚上9时,地铁口呈现拥挤状况,丁利钢当即上报批示中心请求增援。半个多小时疏导后,人群徐徐有序散去,他的后背早已湿透。
下班时已经邻近午夜,丁利钢的声音有些嘶哑。“哪种事情都不容易,固然站了一成天很累,但收获了许多‘感谢’,心里挺兴奋的。”丁利钢说。
一次性办理小区疑难问题
10月2日,秋风中带着浓浓的凉意。天津滨海新区惠安里社区却分外热闹。一大早,一群志愿者在社区里繁忙着。
带队的是得到过“时代表率”“改良先锋”荣誉称谓的张黎明,以他定名的共产党员处事队已经僵持了十几年的志愿处事。这次,黎明处事队与供水、燃气、通信等单元构成了民众处事行业共产党员处事队同盟,专门办理疑难问题。
“楼道里废弃‘无主’的管线终于清理了。”社区居委会主任刘丽琴曾经跟张黎明反应过楼道里废弃的管线给住民安详出行造成贫苦,这次终于办理了。
收拾好管线,快中午了,张黎明又来到独居老人王大爷家。王大爷节前向居委会反应屋内电灯不亮,一直找不到原因。张黎明带着处事队在老人家里做了全面查抄,找到了问题地址。
“打一个电话,社区住民的电、水、气、热问题就能获得一次性办理。”看到记录簿上住民的需求一项项完成,张黎明松了口吻。
挨家挨户询问营业环境
深秋的川西高原,皎洁的云朵绽放在蔚蓝如洗的天空中。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西俄洛乡康巴夫君村,进村游览的客人络绎不停,村支书阿格勒布的手机响个不断——许多人找到他的电话,让他资助预订客房。
阿格勒布本年快60岁了。这个假期,他比平日越发繁忙:村民新开了堆栈,他帮着买被褥;旅客多了,他忙着为车辆引路。
康巴夫君村原名杰珠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05年,杰珠村注册了“康巴夫君村”商标,吸引八方来客,已往只懂放牧、耕田的村民们,搞起了风俗欢迎,吃上了旅游饭。
“搞旅游,要有继续、讲信用、守端正,旅客才气喜欢我们村。”每逢节沐日,阿格勒布便在各户“藏家乐”挨家挨户询问营业环境。当村支书近20年,他从跑资金、跑项目,到盖新居、推广太阳能,为康巴夫君村倾注了大量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