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成长采访见闻:从“蓝图”到“施工图”
【潮涌长三角】一体化成长采访见闻:从“蓝图”到“施工图”
陈浩
9月30日,对付家住元荡两侧的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的群众而言,是一个好日子。这一天,困扰内地多年的省际“断头路”全线意会。
“此后到吴江,能少跑近20公里冤枉路,你讲利便伐?”青浦区金泽镇住民老葛对记者说,“省时又省钱。”因为生意原因,每周他都要来回两地一趟以上。
买通省际“断头路”,是长三角一体化成长的缩影。9月26日至30日,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流传局主办的“潮涌长三角·共建举办时”(上海站)勾当期间,记者通过进村子、探园区、入企业、访群众,真切感觉到:长三角一体化成长,正由一纸“蓝图”绘成一张“施工图”。
机制创新 确保同频共振
任何事情的推进,都离不开机制保障。对付涉及三省一市的长三角一体化成长而言,更是如此。
G60科创走廊由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座都市构成。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度计谋的重要平台,这里包袱着科技和制度创新、产城一体化成长先行先试的重任。
采访前,各人有些好奇:科创走廊涵盖三省一市,需要一个奈何的协调机制才气将9座都市“拧成一股绳”?一番走访后,记者们找到了谜底。
本来,早在2018年,9地就创立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集会会议办公室(下称“G60联席办”)。它并非一个“松散”的机构,不是只有一个事情群,或是每年召开几场集会会议,而是实体运行,办公地就设在上海市松江区。
联席办的人员组成,更让记者面前一亮。
“事恋人员除了来自上海,尚有G60其他8座都市的干部。一般每个都市派驻2人,为期1年。”上海市松江区科创成长办公室副主任、G60联席办副主任潘宏凯汇报记者,联席办中,还包罗来自上海证券生意业务所的专业人士,“为的就是辅佐科技企业登岸成本市场。”
这样的人员组成,长处显而易见:相同更充实、处事更有针对性。
就拿处事企业上市而言,自去年上交所科创板开板后,联席办将区域内有望挂牌的280多家企业纳入后备库,并对个中的84家精准向导。停止今朝,已有39家企业乐成挂牌,占全国总数的约1/5。
“一年一个样。”潘宏凯说,得益于G60,9地经济社会成长已驶入“快车道”。以松江区为例,本年上半年全区财务收入,抵得上2015年全年程度。眼下,G60科创走廊集聚了42座知名科技财富园区,有2万余家高新技能企业,176所高校,1050万种种人才,GDP总值占三省一市的近1/4。
无独占偶。
9月29日,站在上海市青浦区东航路新改建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施画交通标线,部署路边花箱。据项目司理周明先容,再过一天,这条西跨元荡河,与苏州市吴江区康力大道“无缝对接”的阶梯即将全线意会。
“省际‘断头路’的存在,与跨省域项目审批支解、审批流程纷歧致、尺度纷歧致、审批效率低下等因素有关。”上海市成长改良委副主任张忠伟汇报记者,为推进东航路工程,上海、苏州两地相关部分成立了一套共商机制,并回收委托审批、连系审批等方法,破解了上述掣肘因素。
不得不说,长三角都市当局间、企事业单元间的各式协调机构、对话机制给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得益于它们的存在,各地正从“各不相谋”迈向“同频共振”,一些“老浩劫”问题迎刃而解。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机构的设立,照旧机制的创新,其背后折射的都是各方对一体化成长的承认。老话说得好:心往一处使,尚有办不成的事儿吗?
多点出击 敦促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