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锐评:中国研究制定国家中期发展规划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03 00:00:00
浏览

  中俄锐评丨中国研究制定国家中期发展规划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地时间11月2日出版的《俄罗斯报》在《中俄锐评》专栏刊发题为《中国研究制定国家中期发展规划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评论文章。文章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切入点,指出中国制定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对外开放政策。文章强调,中国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摆脱在某些关键领域的技术依赖。同时,未来五年中国将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

  文章指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今年底突破一百万亿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目标。中国经济的航船将驶入新的水域,迎接新的挑战。此时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旨在擘画未来,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且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及降低因新冠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萧条和保护主义盛行等全球市场新风险。

  文章称,此次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明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首先是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减少外部不稳定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双循环”遭到西方国家对中国扩大开放政策的质疑。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中国将“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指出,加强内循环旨在提高中国发展内需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国将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支持中小企业就业以及完善社保体系。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新增农村转移人口8000万以上。

  文章称,布局内循环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使中国尽快实现技术独立,化解美国“技术脱钩”可能造成的风险。从中期发展来看,缺乏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将使中国经济增速减缓0.5%,为此中国应加大科研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据了解,5G、集成电路、生物医学、第三代半导体等关键领域都将纳入“十四五”规划,深化科技创新,切实解决“卡脖子”问题。今年10月,中国首个芯片大学——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成立,加大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培养,为中国自主研发芯片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最后强调,“十四五”规划还将重视生态保护,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久前,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将成为中国兑现这一承诺的重要阶段。(中俄头条记者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