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70年70人特别谈|李仁杰谈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1950年10月1日,《中国金融》创刊,由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工作,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交流金融实际工作经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金融期刊,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新闻出版事业迈出了第一步。2003年,《中国金融》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但其政策性、专业性、实践性的定位没有改变。而今,《中国金融》已经成为金融宣传舆论战线中的重要一员,成为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刊物之一。70年来,《中国金融》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辉煌历程,坚持不懈地为金融改革开放鼓与呼。为了纪念《中国金融》创刊70周年,“中国金融杂志”微信公众号将从10月1日起推出“《中国金融》70年 • 70人”专栏,由70位多年来关注、支持《中国金融》,与《中国金融》同命运共成长的经济金融界领导、专家、学者,畅谈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故事以及与《中国金融》杂志的深厚情缘。
专栏推出次序以人物姓氏笔划排序;部分文字选自其在《中国金融》刊发的文章内容,推出前未经本人再次审阅。
| 本期人物 |
▼
李仁杰
原兴业银行行长
李仁杰谈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李仁杰回忆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建设的历程
现在回想起来,十多年前兴业银行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既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2000 年前后,当时国内主要银行基本上都启动了一轮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股改上市的进程。兴业银行也在筹划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并在2003 年12 月成功引入了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GIC)、国际金融公司(IFC)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虽然IFC 是同期三家境外投资者中入股比例最少的机构,但以其“促进发展中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多边国际机构的主体特质和运作宗旨,与兴业银行成功走到了一起。也恰恰是在2003 年,国际上参照IFC 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 建立了一套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赤道原则”,并在当年被全球10 家主流银行所接纳。得益于与IFC 的战略合作,兴业银行开始在国内首创“能效融资项目”,并在2006 年实现了首笔能效融资贷款项目落地。这是中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开端。
“能效融资项目”是专门向环保、低排放、节能和使用新能源的企业发放贷款的,此类贷款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因此, 兴业银行在2007 年获得了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可持续交易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家获此殊荣的中资银行。
在获奖时我们注意到,除兴业银行外,其他奖项的归属全部是全球主流银行,而这些银行都是一个叫做“赤道原则”自律组织的成员,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好奇。正是这份好奇拨动了我们最终采纳“赤道原则”的心弦,这看起来似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任何偶然的背后都有其必然性。2008 年10 月, 兴业银行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市场化和创新是兴业银行与生俱来的基因。在发展的过程中,兴业银行一直秉持着一种朴素的理念:只要是对社会有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总是会有市场的,有双效益的。
当时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事业已经开始起步。“十二五” 期间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开始实施,国家提出了很多约束性的节能减排指标,能效、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项目开始实施。这些项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评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银行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与国家层面的规划一致,2007 年底, 银监会出台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有专条借鉴了“赤道原则”;原国家环保部也翻译并本地化了“赤道原则” 的技术标准——《绩效标准》和《EHS 指南》。所有这些都为“赤道原则”在国内的引入提供了条件。在此背景下,作为偏居东南一隅的兴业银行,也一直在从战略层面思考,如何才能从一家小银行跻身为全国主流银行。国家“十二五”的节能减排规划和“能效融资项目”经验,让兴业银行意识到,银行与环境、社会共赢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实践方式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方向。采纳“赤道原则”,既可以帮助兴业银行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又可以塑造兴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现在回头来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的愿景。在我国, 绿色发展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而今也已深入人心。兴业银行有幸较早接触了“赤道原则”,从而成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首批探索者。我个人是亲历其事者,而今回首,总是油然而生一种“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感慨与自豪。
——选自《中国金融》2020年第19-20期《苍苍翠微所来径——访兴业银行原行长李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