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该如何科学应对疫情?李兰娟、谭蔚泓讲述“防疫经”
【浙商通讯】今冬明春, 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疫情?一起来听李兰娟、谭蔚泓两位院士的“防疫经”
浙商总会
李兰娟: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
“抓紧时机,越早抗病毒治疗,减少重症和危重症的发生十分重要。”李兰娟院士介绍,年初她和医疗队驰援武汉,带去了浙江的经验,“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即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以及维持微生态平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现在,国内疫情已经控下来,但是国外的输入风险依然存在,国外不但没有控下来,而且可能进一步地加剧,继续输入的风险还存在,所以要加强常态化的防控。“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李兰娟院士强调,这一点永远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根本。
同时,要做好发热患者的常态化监测。她认为,在医院设置发热门诊非常必要。这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她建议按照“平战结合”模式,每一个综合性医院建一栋楼,专门收传染病人。平时作为普通病房使用;突发情况下快速改变用途,就可以收传染病人。
“过往研究和经验皆是基础。”李兰娟院士提到,病原、发病机制、诊断、药物、痰苗、治疗方法和技术等已有的成果要注重推广应用,这样有助于今后应对其他感染人体的冠状病毒防治。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仍在加速扩散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始终存在。因此,李兰娟院士特别强调,目前要严格落实对高风险地区入境人员都实施14天集中隔离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同时需要加大对冷链载体、物流货物、交通工具等检验力度。
谭蔚泓:要保持自身健康提高免疫力
科学防控的核心环节需要科技支撑,也是给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紧急命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始,普通实时定量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的迅速上市和临床应用在患者临床诊断和疑似患者排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临床病人确诊的金标准,国家在今年2月8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项目申报指南,旨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新型冠状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产品。
说到接下来如何科学防疫,谭蔚泓院士表示自己非常赞同李兰娟院士的看法,即政府部门要及时找到传染源并做好隔离工作,而民众则要做好常态化的防护,比如要尽量减少外出,若要外出应该佩戴好口罩,外出就餐建议使用公筷等。
“面对新冠肺炎病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自己的健康,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谭蔚泓院士还提到,数字经济在抗击疫情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大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给了民众一个清醒的提示。他希望未来数字医疗能够更为优化,更好地运用在疾病的防控上。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