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公司润泽科技死磕创业板借壳 平安系等机构突击入股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12 00:00:00
浏览

  财说| 这家IDC公司死磕创业板借壳,平安系等机构突击入股

  继爱司凯(300521.SZ)之后,创业板再次出现罕见的借壳,而且借壳的标的又是一家IDC公司。

  11月11日晚,普丽盛(300442.SZ)公告称,拟进行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并购买资产,本次交易的拟置入资产为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泽科技”)100%股权。拟置入资产和拟置出资产之间的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18.97元/股。同时,上市公司拟采用询价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0亿元。

  二级市场方面,普丽盛今日股价上涨20%,报收32.02元/股。

  自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重组新规,创业板正式放开借壳限制之后,市场上真正实施借壳的企业并不多见。此前,只有金云科技借壳爱司凯尚处于问询阶段,历时已经超过6个月。随着创业板注册制以及科创板的推出,借壳越来越不被“待见”。为何润泽科技会选择借壳上市而非独立申报上市?又为何借壳创业板的两家公司,都不约而同的同属IDC行业?

  平安系等机构突击入股

  润泽科技成立于2009年8月,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其第一大股东为京津冀润泽,实际控制人为周超男,在其股东名单中,还出现了平安、国元证券、中金等机构的身影。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股东中,平盛安康、上海炜贯、平安消费、宁波枫文均为平安系旗下的公司,合肥弘博背后则是以国元证券为代表的安徽国资,中金盈润背后则是山东国资和中金。

  不过,这一众机构可能是在2020年8月31日后才突击入股的。天眼查APP显示,2020年8月31日润泽科技还只有两名股东。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股权变化发生在近期,导致信息尚没有更新所致。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IDC公司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市场给予的高估值可能是吸引这些市场大牌机构的最重要原因。

  公告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9月,润泽科技分别实现营收2.46亿元、6.29亿元、9.90亿元和9.91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68亿元、-7628.8万元、1.9亿元和2.8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公司的规模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且规模在A股的IDC公司中也较大。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目前市场普遍给予IDC公司较高的估值。纯IDC业务公司数据港(603381.SH)和奥飞数据(300738.SZ)的市盈率分别高达136倍和60倍。

  如果参考这两家公司的估值,润泽科技注入作价预计在100亿元左右,上市后的估值可能达到150亿元以上。

  为何选择借壳?

  不过,这份方案中最值得玩味还是创业板借壳这件事本身。去年重组规则放开创业板借壳后,也只有IDC公司的金云科技拟借壳爱司凯一起案例。

  对比爱司凯和普丽盛的方案,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

  相同之处在于,借壳标的金云科技和润泽科技均从事IDC业务,且方案均置出原上市公司资产并配套募资金。

  不同之处则是,金云科技背后的股东德同资本是爱司凯的第二大股东,而普丽盛和润泽科技之间并无关联。

  在创业板注册制下,借壳的性价比正在变得越来越低。

  修订后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为境内不存在表决权差异的企业设置了三套市值及财务标准:一是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三是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发行人需至少满足其中一条。

  而对照润泽科技,这三套标准均能满足,在此情况下选择借壳,股东方会承受一定的摊薄损失。

  在爱司凯的交易中,股东的摊薄水平实际很高。按照发行价格计算,爱司凯市值约为13.39亿元。交易采用了资产置换的形式,上市公司置出的5亿元资产,由控股股东承接。上市公司支付的交易对价,实际上是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20亿元。以此计算,壳市值13.39亿元,标的估值应为20亿元,摊薄率为59.90%。不过,由于德同资本持有爱司凯11.29%的股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摊薄的损失。

  普丽盛目前尚未确定置出资产和置入资产的估价,如果润泽科技作价100亿元,普丽盛1亿元股本对应18.97亿元的壳价值,摊薄程度在20%左右。

  润泽科技在符合正常上市的条件下仍要死磕创业板借壳这条路,让人费解。

  实际上,即使对于要借壳爱司凯的金云科技来说,创业板借壳也并非捷径。该借壳方案从5月份推出以来,遭遇深交所多次问询,迟迟未有进展。润泽科技借壳普丽盛这起交易,后续包括估值等问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