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货币政策应国际协调 避免相互抵消甚至伤害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12 00:00:00
浏览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于11月11日-13日举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出席并演讲。

  肖远企表示,今年出现的全球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转和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金融领域也产生了影响。

  他认为,全球超常规宽松政策在应对疫情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政策空间受到挤压。国际金融市场在流动性支撑下震荡回升,波动性加大,一些主要国家股指创出新高,远超实体经济复苏力度。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达17万亿美元,高收益率公司债信用风险值得警惕。三季度全球经济虽走出疫情低谷,但基础很不稳固,全球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主要经济体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巨量债务和赤字势必加剧财政失衡,掣肘货币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不稳定性上升,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低增长、高通胀、高逆差和高外债叠加疫情冲击,面临资本外流、杠杆过高等方面的压力。此外,超宽松的政策也催生债务扩张,推高宏观杠杆,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化。

  此外,肖远企认为,为应对疫情,各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准入边界快速扩大。过去,央行货币政策的基础是设定政策利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银行间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靠拢。但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普遍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央行大幅扩大了金融资产购买的力度和范围。

  肖远企称,本此疫情后,各国货币政策措施更加凸显了上述特点。在3月初疫情全球暴发初期出现金融市场恐慌后,市场对于主要经济体处在货币政策调整的期待非常强烈。“刚开始连续下调政策利率至零、甚至负数,但效果不明显。之后出台了以购买资产为主体的救助组合,效果立竿见影。货币政策从利率转向资产负债表,与多国政策利率普遍处于零下限甚至负区间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银行体系流动性高度充裕,央行难以仅通过调节银行流动性来传导政策利率,也难以从政策利率向信用资产利率传导”。

  “因此,央行引入了一系列目标,更为广泛的工具措施,除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品种外还采用购买国债和直接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获得担保等手段,央行的资产种类覆盖主权、金融部门和企业等各个领域”,肖远企表示,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新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的复杂环境,打造一个具有韧性的金融体系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他给出三条建议,首先,必须在方向性和操作性两个层面加快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的国际协调,避免政策相互抵消,甚至相互伤害,以维持一个可预期的低波动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

  其次,肖远企表示,无接触金融可能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将深刻改变金融服务的场景和方式,改变客户评价体系,改变风险模型,改变金融风险传递路径,增加新的金融风险种类。因此,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微观审慎和行为监管等政策的标准与工具都需要做出反应和调整。

  第三,要建设有韧性的金融体系的金融结构。他认为,好的金融结构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金融体系动员资金、配置资金和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功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