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轻视、误读的这个病,正在学生群体高发!
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共有约3.5亿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在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学生群体呈高发态势。但是,目前无论医学还是社会对抑郁症这一“被隐藏的疾病”认知仍不足,导致不少人“发现即是重症”。筑牢完善多级抑郁症防控体系迫在眉睫。
1
病耻感,让抑郁症“被隐藏”
可能就是性格内向、太矫情、内心太脆弱……提到抑郁症,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病,而是性格问题、心理问题、人格问题。半月谈记者在北京、浙江、吉林、江苏、甘肃等地采访发现,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抑郁症的轻视、误读,给抑郁症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病耻感”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采访中,一些抑郁症患者不愿承认自己有病,苦苦支撑;一些抑郁症患者像被困在了套子里,不知如何寻求帮助,长期痛苦挣扎无果后结束生命,让人扼腕叹息。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主任燕利娟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接诊的案例中,有一名研究生得了抑郁症,自杀前跟母亲说“想要跳楼,又感到害怕”。但是母亲认为孩子情感方面没有任何不妥,就没有理会,最终该生跳楼身亡,这对失独父母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燕利娟认为,抑郁症症状的表现比较隐蔽,在外人看来就是正常人,而患者本身可能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胡同”,虽然有的患者在寻求帮助时接受了心理咨询,但对于抑郁症这种疾病来说,简单的咨询并不能治愈,必须到专业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不少患者在此过程中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病情非常严重了才到我们医院,治疗起来难度更大。”燕利娟说。
长春市第六医院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主任燕利娟与患者交流此外,抑郁症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事情也非常常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郑建民告诉半月谈记者,抑郁症症状比较隐蔽,不仅仅表现为情绪上的明显低落,也会表现出失眠、烦躁、心脏难受等其他症状。因此,不少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患的是抑郁症,而是选择去神经内科、失眠等门诊反复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期。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何蕊芳介绍,有位老年抑郁症患者曾在老年病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反复就诊,持续了近3年身体始终没有好转,最后在精神卫生科被确诊为抑郁症,对症下药后身体症状得到缓解。“我们在临床经常说,如果你去各个科室看病,都找不到病因,我们建议你来精神科检查一下,这绝对不是一句玩笑。”
抑郁症隐蔽的特性,导致抑郁症逐年在人群中悄无声息地蔓延。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章健民介绍,在目前可以诊断的精神障碍类疾病中,抑郁症患病率最高。“由于多种因素,实际的发病比例可能比统计数据还要高。”章健民说。
根据2014年Nature报道的全球抑郁障碍流行病学情况,中国的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02%。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在“中国抑郁症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的报告中表示,在覆盖全国31个省份3万多人的调查中,他发现,我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已超过3%。
2
抑郁症“隐秘”进校园
半月谈记者走访国内多所学校和医院发现,不仅大学生群体患病人数增加,在初高中,甚至小学高年级都已经出现了确诊患者,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去年7月,中国青年报曾在微博上发起针对大学生抑郁症的调查。在超过30万的投票中,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严重的抑郁倾向。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
北京市某高校一个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说,相比于前几年学生基本都是进入大学后确诊抑郁症,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入校时就“带病入学”,即已经在服用抗抑郁症药物。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理卫生科副主任栾树鑫说,从临床来看,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许多都合并焦虑症,病情复杂程度正逐年升高,对诊断和后期治疗带来更多困难。
多位专家还发现,目前抑郁症低龄化趋势正进一步显现。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庞红卫介绍,以往抑郁症等心理问题主要出现在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中,但现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也有人出现了抑郁症状。今年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自杀现象在疫情后、开学期出现两个高峰,吉林、浙江、上海等地甚至短时间发生多起学生跳楼事件,以抑郁症为代表的精神疾病正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且有极端化倾向,应引起足够重视。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刘畅分析认为,如今社会环境更复杂,课业压力、人际交往、家庭环境、网络环境等多重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常常被忽视。同时,在网络化时代,孩子的自我意识更强,自我封闭更普遍,精神世界相对空虚,人生目标迷茫,经年累月,最初的心理问题可能会慢慢发展为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3
给患者喘息的空间
“大环境”要宽松,“小环境”要舒适……多位受访的心理专家表示,控制抑郁症高发趋势,政府应承担起营造“大环境”的责任。当务之急是改变单一的社会评价体系,努力改变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何蕊芳建议,应建设面向全人口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倡导多维的社会价值观,形成应对抑郁障碍等精神障碍的良好社会氛围,倡导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加强精神卫生医生的队伍建设,提升一线临床医生对于抑郁症的识别能力、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服务引入机制,更好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刘畅认为,学生群体抑郁症高发一方面源自身体条件和遗传基因,另一方面来自成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压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应倡导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导向,在家庭和校园创造舒适的“小环境”,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关注。
专家认为,要高度警惕年轻一代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面临的精神空虚挑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丰富的精神世界。
《半月谈》2020年第21期
半月谈记者:赵丹丹 黄筱 陈弘毅 屈婷 林苗苗 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