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福:全球产业未来变化趋势是本土化或者区域化的趋势
11月22日,第四届赣江金融高端论坛于南昌江西财经大学举行,主题为“中国金融: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圆桌对话“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与中国经济发展”中,《经济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倪红福表示,因为疫情冲击使得很多国家认识到我国产业链如果核心环节布局在其他国家,如果我不可控,对我们未来可能产生很大的风险或者安全风险,必然产生产业的转移。过去的产业的转移都在追求低成本优势,现在的产业转移可能是考虑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或者国家的安全,美国现在非常注重制造业的回流,很重要的是产业的安全或者国家的安全。就是说疫情冲击对产业转移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是低成本因素还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
以下为演讲全文:
非常荣幸参加这次会议,我也是第一次来江西财大参加会议。由于我平时在全球价值链关注比较多一点,我今天讲的是我自己以前的思考混合在一起。
我是从四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结合我自己的思考可能会进一步吸纳研究的。第一个就是全球价值链。谈到这个问题,有关苹果案例的话,如果从国际贸易来说,原来一套理论都是假设产品或者全产品是在一个区域完成的,我们现在的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细化到每一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不同的地方完成的。苹果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我们发现它的产品多零部件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比如在中国、荷兰组装然后出口到全世界。我们处于加工贸易的最低端,过去的利润率很低。大家都说我们的制造业属于中低端,未来我们需要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我们过去抓住了加工贸易的机遇,我们实施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得我们在全球地位一下上来了。
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我们对国际贸易或者国内的经济的思考,我们需要从传统的经济学范式转换出来,很多产品生产都是全产业链,整个产品生产在你这个国家生产,整个链条都是在你这个国家生产出来的,它的模型构建或者假设都是基于这个来思考的。一旦我们打开就不一样了。如果全球价值链或者产业链至少算一个热点,政府2018年的白皮书里面,大概提出了产业链或者价值链这个词汇都有好几十处,而且所有对全球贸易跟贸易摩擦的反驳或者利润的依据都是基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来反驳美国的一些做法,就是说它基于传统的某一套理论并不能说明问题,它的理论依据是不存在的,这是我们反驳的例子。比如苹果的手机贸易增加值这是发文最多的领域,很多人看到贸易增加值都不愿意发了。我们的一些理论研究非常有用,都是基于理论的结果来反驳的。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就我不说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关系。根据苹果手机可以看出几个问题,我们从海关数据看经济发展,要注意数据的缺陷。第一海关贸易统计高估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我们有3700多亿的贸易顺差。如果从增加值的角度来看,实际国际贸易要看的是这个国家的要素、你的资本、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出口到美国,而不是这个产品出口,你把产品出口到日本再出口到美国,你是替日本出口,以前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跟美国发生贸易战,日本把很多工业间转移到中国,然后间接出口到美国。海关数据看服务业是没有统计的,我们数据是很低的。一个国家三次产业里面服务业超过50%,但是贸易到不了20%,就是一个悖论。这是海关统计体系不一样,GDP是新创造价值的统计,就是增加值的统计,贸易是全产品的统计。
第二个问题就是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如果从统计的出口结构,比美国出口结构都优,美国可能是农产品比重很高,中国为什么会从海关统计高科技比重高,实际上从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真正价值的出口,国内劳动力的要素创造的价值通过高科技产品出口出去的比重就是那么一点点,他们高估了我们对高技术出口的比重,这是一个假象。
很多人看着我们的出口比例觉得我们是高科技出口国家。
第三个就是疫情。疫情是2020年突然来的冲击,媒体对保产业链稳定性的关注是非常高的,对产业链条的冲击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一个冲击。在学术上我们会认识到严重性,怎么去研究这个问题,这个冲击对产业链的影响。从学术角度还是实务研究,关注的角度肯定是疫情冲击对企业倒逼、企业的进入退出,这是值得研究的。疫情的冲击不光是宏观的冲击,对企业的进入、退出的影响也是值得讨论的。
另外一个视角就是产业转移,因为疫情冲击使得很多国家认识到我国产业链如果核心环节布局在其他国家,如果我不可控,对我们未来可能产生很大的风险或者安全风险,必然产生产业的转移。过去的产业的转移都在追求低成本优势,现在的产业转移可能是考虑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或者国家的安全,美国现在非常注重制造业的回流,很重要的是产业的安全或者国家的安全。就是说疫情冲击对产业转移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是低成本因素还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
第三,中间产品影响的渠道。中间产品发生冲击的话,对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个视角是值得探讨的。这几方面是值得研究的。
最后还有高质量的发展,这是我们研究报告里面的一个内容,总结了未来十四五的情况。这是从大的趋势来总结,第一实体经济变局,就是产业链的断链或者重构。这个产业链断裂也提到很多,一个趋势就是,刚才说制造业回流,整个全球产业未来变化趋势肯定是本土化或者区域化的趋势。对金融就是调低负利率或者高杠杆,负利率对全球影响非常大,我看了央行说中国不会出现负利率,但是不能保证,负利率一旦来临,很多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就会出台。资金管理公司的存就有问题,我们这些金融机构一旦有负利率也会受影响。我们在欧洲发行中国主权债券就是负利率发行,这是我们关注的地方。尤其是学术探讨中国会不会出现负利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技术,创新方向。数字化和数字化时代是我们未来新的方向。
第四,社会分配格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疫情的冲击也会造成收入差距扩大。
我们做了一个预测,在经济学中也很多,有什么样的假设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来,根据人口的变化趋势、资本的变化趋势,大预测出百分之几。未来中国是高质量的工业化,就是创新驱动。第二是区域优势互补的新型城镇化。第三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这是学界要研究的,中央文件也说了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文件里就有这句话。第四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问题。
我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