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造卫星开拓者闵桂荣院士逝世 2021我国已痛失10位院士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4-29 10:48:01
浏览

  中国航天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闵桂荣,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闵桂荣,1933年6月2日生于福建莆田,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与中国卫星相伴一生的闵桂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见证了中国卫星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他是 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开创者 ,参与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及应用卫星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发展作出系统、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

  尽管成绩卓著,但闵桂荣一生低调自谦:“与前景无限的航天事业相比,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还要长期不懈地努力,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世界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痛别了10位两院院士。他们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的科研事业,呕心沥血,值得我们铭记 ↓↓↓

  王授琯

  1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绶琯逝世,享年98岁。他是中国射电天文学领域的奠基人,带动了中国天文学界跨越式发展 。他也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了无数科学人才。他的学生中,就包括“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沈忠厚

  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逝世,享年93岁。 他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开辟了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新领域。沈忠厚教导学生“要上山不要下海”: “上山”就是要迎难而上,勇攀科研高峰;“下海”就是利用科研成果谋取个人利益。他常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够认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程镕时

  2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逝世,享年93岁。程镕时做科研提倡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他一直教导学生:“如果老是去研究人家已经研究过的东西,永远都达不到学科前沿和科学顶峰。”

  周毓麟

  3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逝世,享年98岁。他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热爱科研,更热爱祖国,曾几次为了国家需要转换专业方向。 有人觉得这是牺牲和奉献,但他却认为是对自己的提升:“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我也总是想从更广阔的视野上,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这一点是推动我勇于去改变、去做研究的动力。”

  周又元

  3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又元逝世,享年82岁。周又元主要从事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研究, 是我国最早进行这类研究的学者之一 。2018年9月2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第120730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又元星”。

  彭士禄

  3月22日,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逝世,享年96岁。彭士禄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我国核动力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他常揣着“明白与糊涂”:“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沈善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