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就“围村停车收费”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制定统一收费标准
针对备受外界关注的“围村停车收费”问题,广东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近日发布《东莞市村(社区)停车规范管理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在规范设置停车位方面,《意见稿》要求,村(社区)可以参照《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有关要求,在内部道路上设置路内停车泊位,作为补充停车资源,并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相应停车管理服务。村(社区)可以根据基层自治管理需要,采取在机动车出入口设置智能化闸口的方式进行围蔽管理。但围蔽停车管理必须依法合理、符合要求,不能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及公路建筑控制区、城市道路上非法设卡,不能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确保安全规范有序。
在收费方面,《意见稿》要求,村(社区)应按照辖区内停车设施类型,根据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需求,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做好明码标价工作。村(社区)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汽车保有量、车位存量、村(居)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向市发展改革局申请突破政府指导价。鼓励村(社区)制定不区分对象、标准统一的收费政策,收取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主要用于村(社区)停车管理以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指导镇街(园区),定期对村(社区)停车收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村(社区)停车服务收费行为监管,依法查处不正当价格行为;农业农村部门应指导镇街(园区)对集体收益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对村(社区)停车管理项目集体收益管理的监督。
《意见稿》还要求,村(社区)可以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统筹指导下,采取自主经营或者对外发包的方式实施村(社区)停车管理。通过发包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运营管理的,村(社区)必须按照规定要求通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招引运营机构,经营期应经过评估程序综合考虑软硬件和人力资本投入、停车资源丰富度、收费标准等因素确定,原则上不超过6年,免租建设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
在停车位管理上,《意见稿》规定,村(社区)应结合停车规范管理需要及区域实际,配备足够的停车服务管理人员。原则上每100个停车泊位应配备至少1名停车协管人员,确保停车收费和管理服务并重,提升市民群众停车体验。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7月,东莞“围村停车收费”问题被媒体曝光,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东莞各镇街的不少市政路段陆续开始划停车位收费,原本不收费的许多村也安装了匝道进行收费。除了部分村(社区)违规占用公共道路设卡收费外,收费标准不一、用处不明等情况也屡遭公众诟病。对此,有市民质疑围村收取停车费的合理性及合法性。
就此问题,7月21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文回应称,截至2021年6月,东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50万辆。据全市停车资源普查数据统计,东莞市停车泊位供给总量缺口超200万个,停车供需矛盾较大。东莞市部分村(社区)为规范停车管理,提高内部道路使用效率,已经或计划进行村(社区)围蔽管理,即在村(社区)机动车出入口设置闸口、配置系统、划设车位、收停车费。据调查统计,截至2021年5月底,东莞市32个镇街下辖村(社区)共596个,已实施停车围蔽管理的村(社区)有157个,其中已实施停车收费的138个。
目前,东莞市有28个镇街制定了属地村(社区)的停车规范管理流程或细则。部分村(社区)在权属村集体的土地上实施差别化停放服务收费,一般为户籍村(居)民经过村集体福利分红统一划拨支付停车服务费,非户籍村(居)民不能享受村集体福利分红,需自行支付停车服务费。鉴于不是每个家庭、村(居)民都拥有车辆并使用村集体所有的停车位,为促进村(社区)集体资产合理、有效、公平使用,相关职能部门建议实行围蔽停车收费的村(社区)对所有停放在村(社区)集体所有的公共停车位上的车辆均收取停车费,收取的款项用途可根据村民自治形式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