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析三北工程建设挑战:生态环境脆弱、治理
12月24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有关情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三北地区工程建设,仍然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局面:生态环境、生态状况依然脆弱,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生态用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图为柳州市柳江区高速公路及山水田园风光。梁霞舜 摄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会上有记者提问,三北工程已经建设了40多年,未来还有30多年要去建设。如何总结现阶段?未来如何更好地持续推进三北工程的建设?
刘东生表示,刚才讲三北工程前40年的总结已经做了很多概括,我刚才讲了三条经验,不再多讲。当前三北地区工程建设,包括整个生态状况,仍然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局面,如果要概括几句话的话,就是成就巨大、挑战很多、任重道远。
刘东生指出,从挑战来看,有几个因素,我们在下一步治理中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生态环境、生态状况依然脆弱。大家从数据可以看出,三北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全国低8个百分点,是13.57%以上,全国是21.63%。另外,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目前有84%分布在三北工程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67%也分布在这个地区,治理的工作量极其巨大。
二是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经过40年的建设,按照最初确定的先易后难的原则,易治理的基本上已经治理或者正在治理了,剩下的这些面积绝大部分都属于难啃的硬骨头。另外一个因素是治理成本在大幅度上升,40年前的每亩造林成本大概是几十块钱,逐步增加到几百块钱,目前通常达到几千块钱,少则一两千,多则就没有上限了,几万的都有。
三是生态用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数来看,三北工程区占全国的国土面积45%,但这个区域的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4%,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水资源的极度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改革开放40周年来,三北工程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各方面用水的需求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农业开发导致的用水量增加,在我们多点调查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这也导致目前三北工程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一方面需求在上升,一方面供给在减少。
刘东生介绍,还有一个比较重大的挑战,就是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比较弱。总的来看,科技贡献在三北工程建设中贡献率很低,其他的支撑保障能力特别是投入问题,目前也是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中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我刚才讲了,造林成本现在是上千或者是数千,我指的是造乔木林,造灌木林成本会低一些。到目前,中央财政对乔木林补助最高标准是500元/亩,对灌木林补助是240元/亩。如果从投资需求和供给角度来看,这个矛盾一目了然。当然,基础保障能力还有其他诸多的因素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