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24名专家献策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组建
济南12月21日 (孙婷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24位专家学者组成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分析研判中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研讨山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堵点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专家学者还要对山东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事项等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及评议论证。
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出席会议,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杰颁发聘书。 孙婷婷 摄
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21日在济南举行。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峰在通报该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时表示,该省高校总量达145所,居中国第三位。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48万人,位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35%,跻身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一阵营。“山东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共同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出席会议,为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颁发聘书。 孙婷婷 摄
“山东省高等教育仍存在管理粗放、教育结构不合理等短板和差距。”邓云峰表示,高校分类发展引导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奖优罚懒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未建成,“靠生均吃饭”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此外,高校学科布局对山东主导产业支撑不够。他举例说,会计等热门专业招生量大,办学成本较低的文科、经管类专业布点数较多,但涉及服务能源与资源工程、核技术、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布点较少。
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出席会议,为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颁发聘书。 孙婷婷 摄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认为,山东省高等人才培养金字塔呈现“扁平化”的特征,本科生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比例偏高,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山东应探索与中国科学院、社科院等国内重要的科研机构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共享研究平台,密切合作关系,增强科研和研究生的培养能力。”
樊丽明还建议,山东省可集人力、财力、物力等支持10所高校建设省级的“双一流工程”,并重点发力高校综合改革。“在高校改革过程中,山东探索以多种形式成立大学联盟,既有以片区形成的长青联盟,也有因同类项组建的医学联盟,这些大学联盟已经开始发挥效力。”
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提出,山东145所普通高等学校都应建立大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学科特色、专业设置以及教育计划是否正确。同时,只有厘清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同时搞好教学和科研。他认为,高校还必须以特色学科为突破口,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搞科研。
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21日在济南举行。 孙婷婷 摄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部主任马陆亭认为,山东高校应通过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学科,树立“龙头”院校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在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后,海洋大学或许会非常有优势,形成新的‘排头兵’。”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则认为,山东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既要注重对现有“存量”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同时,更应注重在“增量”上下功夫,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此嫁接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此外,他还建议,山东可借力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力量发展高等教育。
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21日在济南举行。 孙婷婷 摄
本届专家咨询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杰担任;副主任委员2名,由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担任;委员22名。任期为2018年至2022年年底。
据悉,自2012年以来,山东省新增本科专业点711个,其中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经济、新能源、康复医疗等领域专业93个。该省高校与90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3207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3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8个。青岛科技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3所高校已经实现境外办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