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鼓励市民遇心跳骤停“大胆按!”(2)
留永健:都是可以预料的,因为以前就有好几次路人在东单附近被协和大夫抢救的事情了。我们同事也开玩笑说,那天的阵容甚至比医院里还大,六个人、各个科室,很多同事在抢救方面非常有经验。我觉得(救人)毕竟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谈院外急救:不专业也能争取宝贵时间
新京报:你自己对这次急救怎么看?
留永健:说实话,这次急救在专业上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没有什么太值得说的。但急救过后我反思了一下,如果当晚我们几个医生不在场,现场的人能做到什么程度?或者有没有人敢上前去救?
新京报:当时现场情况呢?你们去之前周围有没有人在给他急救?
留永健:周围站了一圈着急的人,但没有人做心肺复苏。
新京报: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留永健: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个院外急救的原则:心肺复苏,做一定比不做好,哪怕不完全标准。国外的最新急救指南也提出,即使不会人工呼吸,至少应该做胸外按压。
新京报:有些人可能担心做不好、做坏了。
留永健:会有这种情况。我们急救过程中,旁边就有人拿了手机去百度标准的急救方法。急救当然有比较规范的程序,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这种“规范”可能反而会吓到他们。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不是医务人员不敢下手,一定要勇敢地上前去做胸外按压,心跳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4分钟,做与不做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别。急救能做到完美当然更好,但最重要的是有人去做。
新京报:还有人会担心没有救回来,反而被要求承担责任。
留永健:在法律层面,对施救者是有保护的。前段时间女大夫在高铁上救人被索要证明,中国医师协会法务部已经出面表示,根据《民法总则》的有关条款,在紧急情况下为他人施救,施救者可以免责。
当然,更多人还是出于惊慌恐惧,或出于自我道德,怕因为自己不懂,好心不成反而更害了人家。借此机会我要鼓励大家,不要怕。只要是当场看到心跳骤停,都要勇敢地上去做胸外按压,即使你不够专业,也能为后面赶来的更专业的人争取到宝贵时间。这时候真的是争分夺秒,救得过来,只是一次心跳骤停事件;耽误几分钟,救不过来就是猝死,差别太大了。
谈AED布局:运动场所有必要配
新京报:我们有些惊讶的是,这样一个运动馆里会有AED,你一开始就知道吗?
留永健:我们也觉得特别棒,也在朋友圈给他们点赞。之前并不知道,急救的时候问了一下工作人员才知道有,好像还不止一个。其实很多场合都会发生心跳骤停,但不一定都有AED。
新京报:AED在这次急救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留永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抢救工具。除颤仪主要针对的就是心跳骤停,当天的情况属于室速,是可以通过电击除颤来恢复窦性心律的,一旦恢复就不用胸外按压了。这种面向社会开放、人流量大的运动场所,配一个AED是很有必要的。参加运动的人群身体素质基本还不错,倒下一般是突发情况,如果能用AED快速纠正回来,救过来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新京报:AED用起来难不难?
留永健:不难,一两分钟就能学会。AED本身就是应急用的机器,会有醒目的步骤图来告诉你怎么放置电极、充电放电,使用难度跟灭火器差不多。AED的“A”就是全自动(automated),接上了就会自动评判是否适合除颤。
新京报:会不会不小心电到自己?
留永健:不会的,充好电后机器也会提醒你不要接触病人、保持距离等。
新京报记者 戴轩 协和医院官网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