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牛产业”助贫困户告别“顿顿洋芋饭”
中新网兰州4月3日电 (魏丽)“啥叫穷?顿顿洋芋,来回三个小时到山里挑水吃,一年走不了一回城里,那时候是真穷……”说起以前的日子,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脱贫户马龙唏嘘不已。但这些年来,马龙通过养牛,不仅带全家人走出了窑洞,也告别了整天吃洋芋的穷日子,更扔掉了“三件宝”。
马龙曾是贫困户,他家所在的峡门乡颉岭村,地处崆峒区南部山区,沟壑纵横,梁峁起伏。“鞭杆、雨鞋、烂棉袄”,曾是颉岭村村民的“三件宝”。这个方圆十公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村,509口人里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就有268人。
“我家也有这‘三件宝’。”马龙记得很清楚,一下雨,村里通往外界的土路,红胶泥黏住鞋,连门都出不了。十年间,颉岭村近一半人外迁,留下的人越来越无力摆脱贫困,“我们不怕辛苦,但困在这山沟里根本看不到希望”。
2010年,刚刚成家的马龙守着一头老牛在山坳里的破窑洞和媳妇开启了“新生活”——出门靠走,通信靠吼,喝水靠挑,养牛靠放。最困难的时候,村支书给过面,亲戚给过钱。
“爸,咱们什么时候能搬到山上去?”儿子常常问,稚嫩的声音如针尖般刺痛马龙的心。他明白,往山上搬哪有钱盖房?哪有地?搬上去怎么生活?
贫困久了,便也习惯了,马龙原以为一辈子都离不开这片祖辈世代生活的山坳。
直到2015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崆峒大地。崆峒区政府拿出了不一般的魄力,削山头,造平地!仅仅两年,马龙和其他几代散居在颉岭村山坳里的76户村民全部搬出了大山。硬化路,水、电这些基础设施,和村民一道,安家落户在政府补助修建的新家园里。
图为马龙和家人告别窑洞后的新家。 魏丽 摄
离开“老窝窝”,新房有了,环境美了,看到别人在致富的路上先行一步,马龙也开始琢磨:村里有养牛的传统,市场需求量也大,他决定发展养牛业。
依靠扶贫的好政策,马龙贷款5万元买了4头牛,并种了12亩青贮玉米。他把牛当“娃娃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理牛槽、牛粪,调配饲料,为了方便牛犊冬天晒太阳,他用透明塑料膜做牛棚顶,提高牛棚温度,还定期给牛“挠痒痒”、做清洁。
几年下来,马龙家牛棚里牛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好,他也终于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如今,在颉岭村养牛真正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崆峒区大力扶持牛产业发展,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养牛的积极性。目前,全区累计建成万头养牛乡12个、千头养牛村75个,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41.5万头。
“看我现在,家里小型铡草机、旋耕机、收割机,该有的农用机械都有,牛棚里还有十五头牛,我还买了辆小面包车,这一年下来收入几万元呢。那‘三件宝’可也是早都扔的不见了……”说话间,笑意再难掩饰,涌上马龙脸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