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铸就民族的钢铁脊梁
新华社成都5月8日电题:用坚守铸就民族的钢铁脊梁——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蹲点报告
新华社记者任硌、李华梁、袁波
“我愿意!”这是杨永辉研究员20年前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时的坚定回答。
简单三个字背后,是几乎与外界隔绝、甚至略显清苦的工作环境,是即使取得重大突破也几乎无法发表论文的科研现实。但同时,这三个字背后,也有自己参与研制的“国之重器”驶过天安门时的喜悦,和“为国家做了点事”的自豪。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该院主体目前位于四川绵阳,大量像杨永辉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在此工作生活。记者近日走进这个略显神秘的地方,追寻跨越了六十余年的精神传承。
坚守清苦生活
中物院创建于1958年,经历过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四川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
90岁的核化学与化工专家傅依备院士告诉记者:“在青海时,基地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牧区,最低温度达零下四十摄氏度,一年内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迁往川北“九〇二”地区后,虽然风沙少了,但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依然艰苦。“本身盆地出太阳就少,再加上办公地旁都是高山,就算能看到太阳也仅仅是中午那么一两个小时。”傅依备说。
“不少人来院工作时甚至一开始都不知道办公地点在哪里。”长期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究的魏晓峰研究员说,“当时拿着派遣证报到以后,就坐班车去工作的地方,越走越荒凉,越走心越凉,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在魏晓峰的办公场所入口,贴着一幅标语:“成功才是硬道理”。他解释说:“工作以后我很快意识到,我们的工作对国家安全太重要了,必须成功,而且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让我留在这里工作的重要原因。”
中物院搬迁到绵阳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而且极端严格的保密要求让科研人员与外界的联系渠道大大减少。比如,进入中物院办公场所前,手机必须寄存入柜,这让一些年轻人最初很不适应。
26岁的程伟平来自广东,刚刚工作不到4年时间,已经成为中物院某研究所一线班组长,所里最大的一台龙门加工中心由他操作。与在家乡工作的同学比,他坦言自己的工作生活简直可以用“清心寡欲”来形容。
“我们的职责就是把科研人员的技术设想变为现实中的一个个部件。”程伟平说,“最初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要过这样的生活?但后来发现,必须‘清心寡欲’,我才能够在工作中更加专注,毕竟我们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环,必须确保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加工的任务。”
坚守科研底色
“两弹元勋”邓稼先曾任中物院院长,在他位于绵阳梓潼的旧居的墙上,一份装裱起来的手书格外显眼,其内容是对一份报告的修改建议。
1986年3月,身患癌症的邓稼先已极度虚弱,他明知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依然强忍化疗带来的痛苦,在病榻上和于敏、胡仁宇、胡思得等几位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提出加快核试验步伐的战略建议。
邓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心系祖国,再次诠释了“以身许国”这四个字的含义。
“对国家高度负责,对科研极端严谨,是我们工作的‘底色’。”中物院某研究所某室主任孙光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