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畔的“阳光家园”(逐梦)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7-31 07:36:21
浏览

洞庭湖畔的“阳光家园”(逐梦)

 

  图为冯喜、李中夫妇在工作中相互学习。
  余长君摄
  制图:汪哲平

 

  一

  初夏的清晨,浩瀚的洞庭湖,一片细雨迷蒙。在岸边只闻阵阵涛声,却看不清激荡的涌浪、飘动的帆影、芦苇摇绿的岛屿。巍峨的岳阳楼,就坐落在烟波簇拥的堤岸上。望着它,人的心里会升起明亮的霞晖,生发思古的幽情,生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上午10时许,我们乘坐的车子在如丝的夏雨中疾行,穿过繁华的街市,掠过翠绿的田野,驶过绿树掩映的栋栋白墙黑瓦的农舍,沿着弯曲的乡村水泥公路,来到离洞庭湖仅几公里远的康王工业区长石桥村。车子停在湖南拓福家纺有限公司的厂区里,刚下车,就看见工人们正在给一排汽车装运货物,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危李,拓福家纺的当家人,今年49岁,五级伤残退役军人。他戴一副眼镜,身着白色衬衫,精神抖擞地撑着雨伞走到我面前。因我也是退役军人,所以握手那一刻,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时,一位剪着齐肩短发、身着浅红色套裙的中年女人走过来和我握手。我知道,她就是危李的妻子熊云辉。

  在危李夫妇的热情导引下,我们走进制作棉被的车间。

  偌大的车间里,空气清爽,墙白窗明,地面干净。梳棉机、针刺机、全自动铺布机,在轰鸣声中有序地运转。在现代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旁,一些残疾员工正在凝神观察着机器的运行。尽管他们手脚不便,但是车间采取以人定岗的办法,将设备做了精心改造,以适应残疾员工的劳动特点。

  一位正在给棉被包边的聋哑青年看到危李来到他眼前,微笑着向危李打手语,危李也用手语回应他。同行的岳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李局长告诉我,拓福家纺自成立以来,已经安置了残疾人和退役军人就业470余人(次)。现在全厂有员工71人,其中残疾员工51人,退役军人9人。近些年来,危李夫妇还撮合了6对残疾员工结为伉俪。

  听着李局长的介绍,看着眼前车间良好的工作环境,我在想,这可真不容易呀!危李自己就是一个伤残退役军人,心里还装着这么多残疾员工的冷暖、忧乐,乃至婚姻、家庭等大大小小的事。这些事千头万绪,都要做细做实,需要怎样的情怀和担当!

  来到缝纫车间,从电脑数控缝纫设备,到一排排人工操作的缝纫机传来的针扎声音,这里的一切忙碌而有序。一个个残疾员工是那样专注、认真。这时,危李指着身边一个女工对我说:“她叫李中,来到我们厂里找工作,因个子特别矮而没有适合的岗位,原本不能接纳她。她哭着不肯离开。为了帮助她就业,我们找技师想办法放低缝纫机机脚,还专门给她制作了适合她坐的凳子。这样她安下心来工作,还在厂里找了对象,结了婚,生了小孩。”

  看到我们站在眼前,李中有些害羞。而我听了危李的介绍后,突然生出跟李中夫妇聊一聊的想法,我想听听他们心中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在工会会议室,我与李中夫妇坐下来聊天。他俩穿着干干净净的蓝色工装,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丈夫叫冯喜,望着我腼腆地笑,还戴着标有“安全员”字样的红袖章。冯喜今年35岁,身子瘦弱,给人的感觉却是精明强干。他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可他的记忆力很好,危李发挥他的优势,安排他做了仓库保管员。厂里放在仓库内的数百种产品、原材料,他全装在脑子里,可以随时找到放置的地方。李中则是一个做事细致、任劳任怨、性格开朗的女孩。危李夫妇看到他俩勤劳朴实,互相之间又有好感,便主动当了他俩的红娘。结婚时,危李还在厂里给他们安排了两间房子,婚庆用品全是厂里免费提供的。冯喜由于工作负责,现在当上了厂长助理。在交谈中,冯喜、李中夫妇含泪对我说:“没有危总、熊姐的关照,我们还不知道在哪里谋生,我们都感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