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体育题材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11 15:33:01
浏览

  一是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用故事打动人、感染人。体育的主体是人,体育魅力和体育精神往往也依托运动员、教练员等体育从业者的故事经历呈现出来。电影《夺冠》聚焦几代中国女排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凭借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和超高还原度,唤起无数观众的集体记忆。因为有生活、有人物、有性格、有情感,这样的故事更能讲到观众心里,更能发挥春风化雨的文艺作用。

  二是借助类型片优势,丰富作品叙事手段。以电视剧为例,《棋魂》以曲折情节,刻画了成长路上一群围棋少年的梦想与执着;《旋风少女》围绕跆拳道竞技运动展开叙述,情节、对话具有轻喜剧风格……这些作品尝试将体育题材与青春、喜剧等类型片有机结合,以体育为故事主线描摹社会现实和个人成长,以类型为手段提升讲故事的水平和效果,受到青年观众欢迎。

  三是强化技术创新,增强艺术感染力。如今许多体育题材作品普遍运用升格摄影、超高速镜头、无损收音技术、5G+8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摄制技术,放大体育运动精彩细节,为观众带来新的视听体验。电影《中国乒乓》使用杜比全景声技术制作音乐,观众在杜比全景声影厅观看时,声效震撼,乒乓球盘旋跳动的声音真切入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的来看,当下体育题材文艺创作既有表现真实体育人生、彰显集体主义精神和国家荣誉感的家国叙事,也有在丰富多样的体育生活里,唱响普通人拼搏奋斗的青春之歌;既注重题材内容的开掘,也自觉进行艺术形式的探索。力与美、艺与技相互激荡交织,构筑更为广阔的体育文艺图景。

  传统与现代结合,更好展现中国形象

  体育是无需翻译的语言,在对外传播中具有天然优势。近年来,体育题材文艺创作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用优秀作品展现中国形象,推动文体共融和文化交流。

  通过体育盛会的文艺表达,让世界感受到一个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自信从容的中国。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设计融大熊猫形象、川剧脸谱样式、川剧吐火绝技于一体,既有传统底蕴又有现代活力,惹人喜爱。成都大运会宣传片《成都动起来,世界看过来》让工夫茶与击剑等以艺术的方式产生关联,既有紧张刺激的赛事氛围,又以幽默欢乐的方式勾勒出城市生活场景。杭州亚运会形象宣传片《弄潮》,从5000多年前的良渚出发,展现一场古今穿梭的自然人文之旅。“国潮”风格的手绘穿插短片始终,记忆深处的大街小巷、热气腾腾的杭帮美食、潮流时尚的青年男女,散发浓郁的烟火气息。

  体育题材文艺不仅要走出去,还需要请进来,让人们亲身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气象。在“大运记忆”看中国·看大运外国青年影像创作中,来自中国9所高校的39位师生和8位外国青年,深入成都大街小巷, 创作了《哨韵空竹》《溯源太极拳》等体育题材短片。作品通过延时、移轴、动漫、手绘、裸眼3D、虚拟现实等创新形式,增强沉浸感和参与感,让观众感受到当地火热的体育氛围,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观察与感悟,新颖独特。

  多年来,体育题材始终是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冬奥之约之苏翊鸣》在国外新媒体平台上线,浏览量近千万;电视剧《超越》《冰糖炖雪梨》《我的!体育老师》受到海外欢迎;网络综艺《这!就是街舞》实现了中国综艺节目模式出海;动画片《卡卡冬奥行》让北京冰雪运动的激情传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