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文明三大源头比较研究 专家学者在通辽研讨西辽河文化
原标题:聚焦中华文明三大源头比较研究 专家学者在通辽研讨西辽河文化
中新网内蒙古通辽8月21日电 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三大源头,在史前时期如何既“三足鼎立”各具特色发展又互相影响交融共进?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与发展”的2023西辽河文化研讨会8月21日在内蒙古通辽举行,全国考古、历史和文博学界专家学者代表相聚一堂,就此展开全面交流和深度研讨。
本次西辽河文化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和中共通辽市委员会、通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通辽市市长奇·达楞太在开幕式上代表主办方分别致辞。
张国春表示,通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中华文明三大发祥地之一西辽河文明的核心区域,也是匈奴、东胡、鲜卑、契丹、奚族、女真、蒙古、满族等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和森林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的重要一环,实证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等不同史前文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广泛交流,深入开展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对比研究,旨在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紧密结合,深入研究阐释考古材料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之路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曹建恩指出,在西辽河流域1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00多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展现出这一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着力加强西辽河流域等地区的考古调查、发掘等工作,深入阐释西辽河流域从文明起步逐渐融入统一的秦汉帝国的历史进程,并注重在城乡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他希望学界继续支持西辽河流域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深化西辽河文明研究阐释,将西辽河文明化进程阐释清晰,将西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解读到位。
奇·达楞太表示,通辽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492处,可移动文物7.8万余件,并建有通辽市博物馆、乌力格尔博物馆、哈民遗址博物馆、南宝力皋吐博物馆等近20家博物馆。西辽河文化研讨会是通辽首届西辽河文化节系列活动的主舞台、重头戏,举办西辽河文化研讨会,就是要搭建一个学术研讨、深化交流、集思广益的大平台,形成更多创新性、融合性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不断扩大文化传播力、地区影响力,把“西辽河文明”这张“人文名片”擦得明亮、叫得响亮。
本次研讨会共有16位专家学者应邀作报告:6场主题报告分别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试谈西辽河文明的“兼收并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良渚遗址群为什么申遗成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敬国《凌家滩文化——长江流域文明的曙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赵志军《西辽河流域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副主任胡春柏副研究馆员《南宝力皋吐文化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哈民聚落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研究》。
10场学术报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研究员《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战护研究馆员《沟通南北串联东西——比较视野下的冀西北地区史前考古新发现》、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熊增珑《红山文化玉璧及相关问题》、黑龙江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包曙光副教授《辽西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殉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白满达《朝鲜半岛史前玉器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明辉副研究员《西辽河流域古代人群的发展与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刘江涛《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组合与分期探究》、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任广《宜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收获与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石婷婷《内蒙古敖汉旗萨力巴乡水泉墓出土胡人乐舞纹青白玉带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基建考古科主任宋国栋研究馆员《开鲁县恒源牧场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