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起来 活起来(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03 06:20:01
浏览

红起来 活起来(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刘寿仙及女儿、外孙女正在做绣活。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的长胜街上,传统古建与沿街展卖的各色民间工艺品交织古今两种韵味,形成素艳两种姿色。红安绣活,便是这老街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红色,是红安绣活的鲜亮底色。长胜街上的红安绣活传习所内,一件件极具地方特色的绣品、一双双充满历史记忆的“红军布鞋”,吸引着往来游人驻足欣赏。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红安。

  “红安盛产‘光籽棉’,‘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世代相传。革命战争年代,红安妇女不光给红军赶制布鞋,还缝制了许多鞋垫、衣服和棉被送给战士们。”省级非遗项目红安绣花鞋垫代表性传承人席和玉一边教小徒弟飖飖刺绣,一边给她讲起红安绣活的历史。如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的展厅内,还陈列着红安妇女饱含深情、千针万线制成的“千层底”红军布鞋,展示着红安绣活独特的文化印记。

  红安县南部的太平桥镇,也有一家红安绣活传习所,其创办者是红安绣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我8岁时就跟着姑姑和外婆学刺绣。我喜欢红安绣活的艺术气息、文化味道,也喜欢这种静心创作的感觉。”刘寿仙这一绣就是50多年。

  2009年,在红安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刘寿仙将自家院子改造成红安绣活传习所。在这里,轻便素雅的农家布鞋、热烈绚丽的绣花鞋垫以及各式各样的摆件等展现着红安绣活的新光彩。桌旁,几位年约四五十岁的妇女正埋头飞针走线。像这些绣娘一样,每年到红安绣活传习所学习的绣娘有500余人,参与合作社刺绣的绣娘累计已超4000名。

  “刚开始,我们想给妇女做免费技术培训,还得挨家挨户动员,‘求人来’。”刘寿仙的女儿刘珊说,“现在,如果我们开培训课,大家都抢着来。”

  从“求人来”到“抢着来”,红安绣活的活力从何来?

  “如果把四大名绣比作花坛中的牡丹,那么红安绣活就像山间野花,散发着泥土清香,带着一种独特的质朴与浪漫。”红安县文化馆馆长薛立花说,“红安绣活始于东汉,兴于唐,明清以后成为盛行于全县的乡风民俗,有‘黄安无女不绣花’的说法。”

  一根钢针、几束彩线,在绣娘手下幻化成满载深情厚谊的美好图案,装点着鞋垫、布鞋、童帽、枕套、布兜、门帘、桌围等日常用品,扮靓幸福生活。“像比较典型的绣花鞋垫,过去常被用作定情信物。如今,人们依然习惯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薛立花说。红安绣活载情载理,题材以“鹿鹤同春”“并蒂莲开”“龙凤呈祥”等民间传统图案居多,绣娘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使用人群选择不同图案;工艺涵盖丝绣、挑绣、绒绣三大类,并融入当地“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中的提花、印花、纳花工艺。

  “红安绣活,最是考验手工。别看这么小一双,包括了7种针法。”刘寿仙指着一副《凤穿牡丹》鞋垫,语气中略带骄傲,“虽然‘凤穿牡丹’是传统图案,但我用地方特色针法绣出来,美感就大不相同了。这花瓣用的是参针,有一种渐变色的效果;凤凰的脖子用的是网针,针脚互相交错;凤凰尾巴上这个‘眼睛’,用的是绒绣,毛茸茸的,有立体感……”

  一幅成品的诞生,既考验着绣娘的刺绣技艺,也对其设计图案、勾勒线稿的能力提出要求。刘寿仙不断创新设计以满足受众需求。“有时候,一些客户想要定制图案,我就先在本子上起画稿,改到满意了再动手绣。”刘寿仙一边翻开满是图案的笔记本,一边说道。久而久之,她的创作既有大场面作品,也有人物肖像,还有融合民间剪纸风格的作品。

  为推动红安绣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2年,刘寿仙把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刘珊劝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