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金秋十月,作为杭州亚运会“最美跑道”,智慧新天地沿江景观带风景如画。在这里,人们见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亚运会男子马拉松项目上首枚金牌的诞生。而在平时,钱塘江畔已成为市民日常锻炼的好去处,跑步、骑行、健步走等健身人群络绎不绝。
亚运会第三次在中国举办,精彩赛事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观赛体验。在体育健儿拼搏精神的感召下,全社会掀起健身新热潮。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丰富体育场馆设施供给,将健身活动融入生活,杭州亚运会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激发群众运动热情
每天清晨,61岁的杭州市民龚永灿都会来到萧山区瓜沥文化体育中心,打上一套太极拳。随着杭州亚运会举办,龚永灿发现,和他一起练拳的人多了起来,体育氛围愈加浓厚。
瓜沥镇承办杭州亚运会武术和卡巴迪项目比赛。几年间,镇上的每个村落都开辟了专门供居民锻炼的场所,当地开展的咏春拳大赛等特色体育活动累计有超过10万人参与。
亚运赛场的竞技比拼,带动广大群众主动加入健身行列。西湖景区,大大小小的跑团相约“接力跑”;游泳馆里,社区居民自发组织“庆亚运”游泳比赛;富春江边,体验赛艇、皮划艇、桨板成为许多游客的新选择……从线上线下观赛到身体力行参与运动,“体育让生活更美好”辐射效应持续释放。
“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对于激发群众健身热情的作用不断凸显。”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刘国永表示,“进入亚运时刻表以来,浙江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1.1万余场次,坚持城乡体育共享,注重全年龄段人群参与,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借助亚运平台的展示,更多青少年参与到滑板、攀岩、霹雳舞等新兴项目中。在位于杭州建德市的洋安亚运主题公园,很多小朋友兴致勃勃玩着轮滑,这里还经常开设轮滑公益课。“这些时尚的运动项目,对于青少年理解体育、爱上体育有极大促进作用。”刘国永说。
乘着亚运东风,健身热潮涌动神州大地。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后,全国各地开展特色健身活动6000余项,直接参与人数超过330万。
增加百姓健身场所
杭州亚运会期间,绍兴柯桥区羊山攀岩中心成了网红打卡地。这个形似“蚕茧”的建筑,所在地曾是废弃采石场,如今变身为亚运会攀岩项目比赛场馆。该场馆负责人介绍:“赛后,这里将打造成一个集承办赛事、培训体验、科普研学、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际化攀岩运动主题公园。”
杭州亚运会共有56个竞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杭州亚组委制定了“一馆一方案”,不只聚焦赛时运行,更提早布局赛后利用“下半篇文章”。“办赛是一时的,群众的使用才是长久的。”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毛根洪介绍,目前已有51个亚运场馆确定了赛后运营单位,将“共建、共享、共用”理念落到实处,做到“还馆于民”。
杭州亚运会因疫情延期一年举办,56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实施惠民开放,累计接待健身群众超1000万人次。当地结合亚运场馆改造,为群众开展了智慧服务、智能管理等便捷服务。在“浙里健身”应用平台,公共体育场馆100%纳入“全民健身地图”,场馆空置率大幅降低。
还有更多改变,“体育惠民”收获了累累硕果。杭州亚运会筹办8年来,杭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8平方米提高到2.74平方米,今年底有望达到2.85平方米。一批运动场地“嵌入”市民生活圈,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
在杭州拱墅区,高架桥下的闲置空地建起4个篮球场、1个五人制足球场和1个气排球场;位于温州的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利用污水处理厂屋顶空间打造而成;在金华,汽车南站停车场改造成涵盖多个项目的城市运动中心……截至今年9月底,浙江省纳入民生实事的1000个体育公园、足球场、村级全民健身广场、百姓健身房等项目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切实解决“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健身意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