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散文的品相与质地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01 09:26:02
浏览

原标题:“厚重”散文的品相与质地

在当下各种文学批评场合中,“厚重”一词频频出现,乃至成为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那么,向来以率性自由、轻松随意为特色的散文,是否也需要“厚重”的品质呢?鲁迅先生曾指出,散文随笔是“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比”的一类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理论批评界多持相似的看法。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散文”的兴起,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无论在篇幅、内容还是思想含量上都得到了全面的扩张,引起巨大的反响,这证明散文完全能够以深沉厚重取胜。那么,散文创作如何才能呈现出“厚重”的气象呢?

谨防“厚重”成为“笨重”

何为“厚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首先要谨防“厚重”成为“笨重”。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在于这些年散文创作出现了不少伪“厚重”的作品。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篇幅长,絮絮叨叨,字数几乎没有上限。有些作者为了追求“大散文”的效果,把几个甚至十几个关系不大的短篇小品合在一起,给每个短篇冠以一个小标题,如法炮制而成的长文“形散神也散”,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阅读体验。当然,散文的篇幅向来长短不拘,关键看外在篇幅与内在思想内容是否合拍。如果只是记录一件小事、一个思想片段或者抒发一段情感,就生拉硬扯出一篇长篇散文,显然是大而无当、不符合散文文体规范的。

与失控的篇幅相伴的是不及物的高谈阔论。在“文化散文”热潮中,搭车蹭饭、东施效颦者不在少数。有些散文作家或者热衷于言说遥远的历史,或者一味地展示神秘、浪漫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似乎不如此写,作品就没有深度,就不能吸引人。有历史关怀,描写多样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类散文在立意上大多虚张声势,抒情上则矫揉造作,议论上不过是生硬的说教。在煽情、说教无以为继的时候,则往往以繁复的史料或冗长的考据代之,看似琳琅满目、翔实丰赡,实则连篇累牍、臃肿不堪。这样的散文不是“厚重”而是“笨重”,它们失去了散文本应有的轻盈和灵动,也离文学美越来越远。

散文“厚重”与否并不以篇幅为据,也与流于表面的宽阔和宏大无关,关键还是看其所拥有的精神体量。作家如果有丰富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其创作的长篇散文当然更能打动人心。但短小的散文同样也可以产生“厚重”的气象。鲁迅的小品杂文往往微中见著、以小寓大,篇幅短小并不影响其博大精深、汪洋恣肆。这正如徐懋庸对小品散文的定义:“小品文虽小,但必须有和写大作品一样的思想的体系,智识的基础,技术的程度。狮子搏兔,牛刀割鸡,小品文的做法有如是者。”要而言之,长篇大论的散文不一定厚重,体制短小的散文也能以一当十,正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

“厚重”离不开对时代的关怀

文学创作应与时代同频共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伪“厚重”的散文之所以显得笨重、华而不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离开自己最熟悉的时代和生活,去涉足缺乏案头功夫和知识储备的题材领域,最终见诸笔端的只有肤浅、空洞的议论,而无实实在在的思想内涵。好的散文作品,是作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奉上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见证词。追求“厚重”,不一定非要取材于遥远的历史和抽象的文化,每个人都身处时代之中,作家如果与时代声息相通,就拥有了最熟悉的题材,即使从身边琐事写起,也能通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即便所写的是凡人凡事,也可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厚重感自然也会随之而来。或者说,时代本身就是厚重的,“厚重”的散文必定是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沸腾的时代生活,关切同时代人的生存现状,或追问形而上的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