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传花信 山河已春(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05 07:05:06
浏览

  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沉浸在童心和童趣中的一段宝贵的、诗意的时光。我是一个痴迷于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最近,一本由我主编的童书《百年百首童诗》出版了。我觉得,这本书是被春意和春光所笼罩、所包裹的一本饶有童趣的书,我愿意把它奉献给每一个热爱春天的孩子和成人。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年百首童诗》也属于每一个零到九十九岁的热爱诗的人吧。

  热爱诗,你就会热爱春天;喜欢诗,你就会喜欢春天。

  诗和春天同在,诗与童年同在。所以在春光明媚的此时此刻,我祝福每一个人心中都洋溢着春意,眼里都充盈着春光。在向未来、向阳光、向希望发出自己的呐喊声时,你张开双臂,春天就来到了你的怀抱里。

  

  人勤春来早

  乔忠延

  今年春来早。龙年紧着脚步往前赶,仍然落在立春节气的后面。迎着飞雪,顶着寒风,不少人构思着春天的蓝图,擘画着新一年的美景。而且,不是今年如此,年年都如此,代代都如此。人勤春来早,不只是挂在嘴上的俗谚,而是祖祖辈辈的传统。

  在我的记忆里,每逢腊月,奶奶都要去赶集,去置办年货。年货的多少,要看衣袋里钱的多少而定。钱多就多买,钱少就少买。但有一样,钱再少也必须买,那便是一张《春牛图》。《春牛图》是幅年画,但又不是普通的年画。这幅年画分为两个板块,上面画着一头高大的黄牛。黄牛迈着从容的步子,走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头上是飞舞的燕子,脸前是曲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过,不再是冰封雪盖的寒瘦模样,绽露出初春的灵动。画的下面是日历,一年的日子和二十四节气都标示得清清楚楚。

  儿时的我幼稚得很,总觉得《春牛图》没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年画热闹好看,为什么还要年年买《春牛图》回家?爸爸给我讲,农家过日子离不开《春牛图》,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时令都在上面。屋里贴上这张画,啥时候该种,啥时候该收,心中就有了数。家家便会早准备,早动手,不至于耽误农时。我又问,那为啥不画别的稀奇物,只画个看烦了的大黄牛?爸爸告诉我,黄牛能犁地,能拉车,春天播种,秋天收获,都要靠它卖力气。最有趣的是,这幅画还隐藏着打春牛的风俗。

  往昔立春这日,天色刚刚泛亮,乡亲们已经集聚在村东的田间。暖融融的太阳一露头,就有身穿锦袍的“春官”下令:“开打!”于是,身着武士装的“句芒神”手持长鞭快步上场,左蹦右跳,啪啪的鞭声随之炸响。当然,这里的春官和句芒神都是村人扮演的。众人正看得眼花缭乱,就见句芒神旋舞到了“春牛”的身边,使劲抽打了一鞭。哗嚓一声响,“春牛”的肚子炸裂了,里面装的核桃、红枣、花生、炒豆,瞬间迸溅出来,散落一地。

  顿时,围观的人群欢声雷动,早有眼疾手快者飞身上前捡拾,拾到了,马上就吃。自然跑得最快、抢得最多、吃得最香的都是孩童。老辈人说,吃了“春牛”肚子里的食物,五谷能丰登,家业能兴旺。因而,老老少少都在抢,抢得欢天喜地,抢得红红火火。儿时听说打春牛,只觉得好玩、有趣味。长大了才明白,看似在打牛,实际是鞭策自己。打春牛寄寓着乡亲们早行动、早发力、把握初春时光的美好心愿。

  别看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我的故乡却得益于龙祠泉源,被誉为北国江南。从泉源流出来的多条河水,灌溉着十万亩良田,年年五谷丰登。

  跃入新时代,乡亲们不仅要让良田长小麦,还要借助道道清泉,种水稻、栽莲藕,铺展观光游学的田园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