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时代同向同行(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06 05:00:01
浏览

  与此同时,中国人面对的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世界问题。我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入魂枪》探讨了数字空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近期的巴黎书展上,我发现相当多的国外读者对类似题材感兴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创作必将面对许多新课题,而这些课题很可能也是世界课题。

  比起层出不穷的文学新载体、新形式,现实主义或许已经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创作理念。但在我看来,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实的不断变化同样要求现实主义文学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如今,人们认识现实、理解现实有了更多新的角度和思考方法,这也构成现实主义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文学是常新的,那些直面社会历史与时代变化,从变化着的现实中感受世道人心、书写世道人心的创作,永远为读者所需。

  丰沛的现实、多样的生活是年轻作家的资源宝藏。从兴趣和关切出发,把目光放远一些,融入生活更深一些,相信在对现实生活的一次次捕捉、发现和书写中,也将实现一个写作者的成长与成熟。

  (作者为作家、《当代》杂志副主编)  

  

  为戏曲艺术增添青春魅力

  李烜宇

  我是一名90后婺剧演员,戏台是我圆梦的地方。

  我出生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个戏曲家庭,家乡水土孕育了婺剧,再加上生在剧团、长在剧团,耳濡目染,我也爱上了婺剧。读书时,每年学校元旦晚会,唱戏的我总会成为班级焦点,大家的鼓励让我对婺剧的热爱愈加强烈。大学期间,我开始疯狂“追戏”,哪里有戏就追到哪里。2013年,我终于如愿考进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

  都说学戏困难多,练功吃苦多,但我乐在其中。只要站上戏台,我就会莫名地兴奋、满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深知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守得住婺剧。

  在梨园界,老一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对年轻演员成长来说最为珍贵。入团以来,身边的同事与前辈,给予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充分的成长空间。刚进团第三年,我就在大家的鼓励下,担纲《红灯记》主角李玉和。团里8位一级演员甘当绿叶,给我这个尚未转正的“临时工”四级演员配戏,我很惊讶,同时备受鼓舞,立志演出个模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辈们的精心指导下,我凭借这部作品赢得观众肯定,获得第二十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后来,我又参与排演了《郑义门》《忠义九江》等作品,还于2019年在《信仰的味道》中饰演陈望道,和知名婺剧旦角陈美兰老师一同把戏唱到了首都北京,唱进了国家大剧院。

  要成为可以担纲重任的“角儿”,不仅要技艺精湛,还要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为此,除了跟团里的老师们学习,我还拜上海京剧院麒派大家陈少云先生为师,学习麒派艺术。我给自己立下目标:要将京剧大师周信芳所创的麒派演剧精神,融入婺剧老生表演中。我想,剧种虽不同,戏理却是相通的,更何况婺剧始终是一门兼收并蓄的艺术。

  现在,戏曲发展需要综合型人才,这也给了我“跨界”的机会。2022年,婺剧《浩气春秋》剧目创编启动,该剧由我整理、编剧并主演,几易其稿,反复打磨,还邀请了梅花奖得主、著名京剧老生裴咏杰担任导演,一众名家担任技术指导、作曲、配器……一个文艺院团,放心大胆地交由一个年轻演员挑大梁,对我来说压力不小,但更是极大的锻炼。为排好这部剧,去年首演后,院里还专程邀请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的专家学者前来研讨指导,就剧目的内容形式、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方面给出多角度、深层次的意见建议,为接下来的创作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