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丰富史实确证网络文学的潮动与变迁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11 02:30:01
浏览

原标题:以丰富史实确证网络文学的潮动与变迁

网络文学历经三十余年风雨,创造了世界网络文学的“中国时代”。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潮流亮点和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网络文学亟须得到资料疏瀹、观念清理和理论总结。欧阳友权主编的“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推出《网络文学三十年》《网络文学三十年年谱(两卷本)》《网络文学三十年研究成果目录集成》《网络文学三十年理论评论典藏》四类五册编著。该套丛书以洋洋数百万字的体量将网络文学发展景象动态呈现,从史料编年、学理阐释、研究盘点和成果抽绎等方面建构网络文学史料体系,在三十年风云变幻中彰显网络文学的广阔视野与博大气象,是我国第一部时间跨度最长、信息量涵盖最翔实的网络文学史料丛书。

三十载奋楫行舟,网络文学在改变文学存在方式和生产机制的同时,以新质生产力重塑行业新常态,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一支劲旅。《网络文学三十年年谱(两卷本)》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全方位呈现网络文学发展的时代景象。互联网上的文学信息如雪泥鸿爪稍纵即逝,而网络文学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也导致它难以形成一致风貌。因此,为避免研究者观念先行,也便于读者迅速了解网络文学发展过程,《网络文学三十年年谱(两卷本)》将1991年至2021年的网络文学信息逐年、逐月、逐日进行细致地整理和记录。这些史实的爬梳遵循“行业倚重”原则,内容主要包括网络作家作品、文学网站平台、网络文学活动、网络文学事件、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网络文学影响、网络文学政策法规等方面。在网络海洋中进行信息甄别、遴选,对编撰者的知识面和阅读量是极大的考验。自2000年以来,欧阳友权带领团队在海量信息中打捞、整理,以丰富的史实确证网络文学的潮动与变迁,反映网络文学为人民书写的时代价值,揭示网络文学在创作迭代、行业转型、版权衍生、海外传播等诸多方面的提质跃迁。网络文学如果没有保存完整的史料,就无法形成连贯的发展脉络和史识谱系,更遑论文学史和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可以说,两卷本的年谱记录的网络文学三十年发展全貌是今后网络文学作为学科入史、写史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文献资源。

近年来,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火热,而网络文学在史料学领域尚处薄弱环节。如果说《网络文学三十年年谱(两卷本)》提供了网络文学的史源、史实、史料与史识依据,那么《网络文学三十年》则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式对网络文学进行历史总结与学理建构,在文学实践与观念生发的互动中形成独特的述史模式和阐释结构。《网络文学三十年》在《网络文学三十年年谱(两卷本)》的基础上甄淘出具有历史节点意义和标志性的史料,挖掘史料之间幽微的、隐秘的联结,立足网络文学的缘起、网站、作家、作品、经营、阅读、出海、评论、大事件等维度作出分门别类的规整,并从中把握网络文学的历史脉络和共时关系,对其发展现状和原因进行切中肯綮的评说,就其贡献、局限与趋势进行总结反思。在这一套阐释结构中可以发现,支撑网络文学的发展动力并非单一的,而是处于“受众需求-作家创作-平台经营与IP分发-读者阅读、传播与消费”的动态链中,其背后受商业资本、传媒技术、政策法规、文化潮流等因素的合力影响。由此,《网络文学三十年》从现象表征深入到内在机制,剖析网络文学因变而动、跨界扩容、内源调适的深层动力,通过多维阐释路径抽绎网络文学发展的关系网络,实现网络文学纵向与横向、外部与内部、静态与动态的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