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龙舟竞渡的气氛演变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6-09 02:00:01
浏览

原标题:端午龙舟竞渡的气氛演变

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性象征,承载了人们的身份认同与情感记忆。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华传统节日,拥有众多民间习俗,其中以龙舟赛最具代表性。随着端午节文化内涵的丰富,龙舟赛现场的气氛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尊崇先贤的庄严神圣,到欢度节日的愉悦喜庆,及至百舸争流的奋勇当先,反映出时代发展中人们精神追求的演变。

尊崇先贤 庄严神圣

龙舟竞渡在萌芽与发展过程中,与人们对古人先贤的崇拜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地区的龙舟竞渡依附于不同的人物传说,但都基于当地民众的历史情感与真实生活,这些先贤们是爱国爱民的化身,对祖国、对人民满腔赤忱。荆楚、湖湘地区的端午赛龙舟主要是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江浙地区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和孝女曹娥,两广地区则有以龙舟竞渡纪念为治理水患鞠躬尽瘁的苍梧太守陈临的说法。民众纪念他们,是爱国情怀的一种表达方式。

龙舟的形制最早实际为鸟形的船。隋人杜公赡在对《荆楚岁时记》的注释里写道:“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将竞渡所用的重量轻、速度快的船只称为“飞凫”,可以看出舟与鸟的渊源。《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龙舟鹢首”,鹢实际上指一种大鸟,而在船头画上这种鸟,表示人们希望船能像鸟一样迅速,遇风不避、不会迷失方向。龙在古代是可上天入水、行云布雨的无所不能之神物。随着人们对龙的崇拜逐渐加深,龙的神力与水紧密结合,使得龙形船逐渐取代了鸟形船。龙舟竞渡作为一种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祈求先贤与神灵保佑,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竞渡活动也因此更具神圣性。

“龙舟竞渡”与“尊崇先贤”这两个要素不断融合,加之随后龙神形象的加入,深化了民众对先贤人物、水神、龙神的崇拜之情,使得最初的节日气氛庄重而肃穆,且伴随着原始信仰的一丝神秘。

欢度节日 愉悦喜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传统民俗中祭祀的意义逐渐消逝,神秘性也随之渐褪,龙舟竞渡的娱乐意义得以放大。在宋代,江浙一带的龙舟竞渡就已成了带有表演性质的娱乐活动,讲究表演时的“打招、贴水面、咬桨”等动作。从明清时期至今,岭南地区将龙舟竞渡称为“扒龙舟”,分为以竞美为目的的“游龙”与以竞速为目的的“赛龙”,现场充盈着集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喜庆气氛。

节日气氛中的龙舟竞渡,不论是龙舟的形式或是其上绘制的龙元素纹样,既要符合传统文化中人们对龙的想象,又要塑造多样的神态、丰富的造型,以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所以龙舟的造型讲求立体、生动,其中以木雕龙头最为出彩。龙角呈流线型,健壮而有力,眼睛大而圆,嘴巴张开,牙齿尖锐。整条龙舟线条优美、潇洒流畅、富有动感。龙舟颜色往往以红色、黄色为主,红色对于中国人本身就包含有喜庆、吉祥之意,而黄色则代表了神圣、皇权、尊贵的含义,是农耕文明保土、敬土思想的表达,再搭配上更多丰富的色彩,无疑可以应和、制造节日喧腾热闹的气氛。龙的形象被赋予了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寓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时至今日,龙舟竞渡的娱乐意义更加强化,诞生了“龙舟+文化+节庆+旅游”的新模式。2023年,在广东顺德举办的欢乐龙舟文化节系列赛事共有111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湖南省“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中,在汨罗江畔进行龙舟表演赛,屈子文化园中有端午奇妙游主题活动,通过还原屈原殉国、百姓划船寻觅屈原、抛粽子等场景,让游客沉浸式参与其中。龙舟竞渡已经由单纯纪念先贤的精神,发展为将民俗与娱乐、商贸融为一体的文化形态。

百舸争流 奋勇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