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浸润 育在融合(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2)
时下,如火如荼开展的研学旅行,也为博物馆、美术馆进一步与中小学教育结合提供了契机。比如,天津美术馆依托丰富的地方旅游资源、馆藏文物资源、专业人才优势和馆校合作机制,推出“美的旅程”文旅研学项目,并逐步形成“古味津韵文化游”“城市漫步”“美术馆里的思政课”三大板块,成为青少年儿童教育的“第二课堂”。暑期以来,浙江自然博物院、陕西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文博单位也陆续推出特色研学项目,以多种形式打造“行走的课堂”,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当然,当下博物馆、美术馆在研学中扮演的角色还有限,仍存在一些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的研学活动。如何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构建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博物馆、美术馆还需持续探索。
开放包容
滋养美好心灵
美育是路径,而非终点。博物馆、美术馆旨在通过美育滋养美好心灵,提高公民综合素养,甚至是助力实现这样的社会:每位公民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度过丰富的人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并且其学习成果能发挥价值。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博物馆、美术馆越来越注重从分众化、一体化、衍生化等维度来策划和实施教育活动。
分众化,即文博场馆根据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实行差异化项目管理,且同步合理调配馆方资源,从而使“观众”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由许多个性鲜明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比如,江苏省美术馆推出的“与美相约——大众审美感知体验课”,其中的导赏、互动体验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版画艺术书展、版画工坊面向青年,学术讲座主要面向23岁至70岁的艺术爱好者、从业者,非遗传承活动则面向全年龄段受众。多样化的“菜单式”供给,更好满足了大众的美育需求。
一体化,一方面聚焦“广度”,意味着博物馆、美术馆的教育活动开展不局限于观众的实地参观阶段,也包括参观前和参观后两阶段。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等都在应用三阶段原则,循序渐进、富有针对性地策划与实施各阶段活动。另一方面聚焦“深度”,因为参观展览本身即是最基本和普遍的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场馆基于展览开展一系列延伸和拓展型教育活动。
衍生化,即博物馆、美术馆围绕某个主题,开发一系列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项目,以多元供给,达到“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功效。像浙江美术馆的“无界之归——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就打出了一套包括作品工作坊、讲座、快闪剧场等形式的“组合拳”。
让美的力量辐射至更远的地方、抵达更广的人群,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围绕“卓越与平等”的理念展开多元实践。故宫博物院在其官方网站上线“我们的故宫”教与学资源,供社会各界免费下载利用;武汉美术馆推出“艺术的分贝:听障人群美育项目”,用艺术之美点亮特殊人群的生活;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的“社会大美育计划”,推动更多文博机构打开“围墙”,成为大众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美育大课堂……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加入开展公益性美育活动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