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图书馆 托起山里娃的读书梦(守望·文化惠民②)(2)
来到村里,常绍慧和同事又找来一些木架,在何家坡村民小组的一间土房里,搭起了何家坡第一个“流动图书馆”。孩子们陆陆续续跑过来,常绍慧和同事一边组织孩子们借阅书籍,一边为大家送上礼物。不一会,房间里就挤满了人。后来,乡亲们就亲切地把“流动图书馆”称作“背篓图书馆”。
山里的精神食粮越来越充足
一个个装满图书的背篓,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传递希望,给山里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
刘向群出生在何家坡,也是从何家坡走出去的第一名大学生。她说,“背篓图书馆”建立时,她正在读中学,第一次在家门口就能读到很多书,感觉很幸福。“从经典名著到自然科学,到了暑假,我就泡在图书馆,一连读好几本。”刘向群回忆。
大学毕业后,刘向群回到大关县玉碗镇,成为一名社区干部。她主动报名参加“背篓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常常带着最新出版的儿童读物回到何家坡。孩子们有看不懂的地方,她就给大家讲解。“过去是自己在图书馆读书,现在是陪孩子们读书,身份转换了,但对书的热爱一直都在。”刘向群说。
何家坡的羊肠小道上,背着背篓来送书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志愿者周元江喜欢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伙伴们翻山越岭来送书的动人时刻。但随着送书次数越来越多,周元江意识到,只是送书可能还不够,不少村民期待参与更丰富的文化活动。于是,周元江四处奔走,将县里的芦笙舞传承人组织起来,到何家坡开展培训。每次志愿者前来,除了带来书,还带来吹芦笙、跳芦笙舞等活动,欢声笑语不断。
在大关县,像何家坡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散落在一座座曾经不通公路的群山中。一个个书柜、一本本图书、一场场文艺演出、一次次政策宣讲……在大关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带动下,县里20多家单位工作人员陆续加入,“背篓图书馆”的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服务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足迹遍布大关的山山水水,不断充实着山区的“精神粮仓”。从何家坡的第一家“背篓图书馆”算起,大关县至今已经建立起16个图书服务点。
“背篓图书馆”升级为“流动图书车”
2018年,何家坡的公路通了。
望着盘山而上的公路,常绍慧很难将眼前的情景与记忆中那条羊肠小道的画面交叠在一起。如今,从玉碗镇出发,乘车10多分钟就能到何家坡,人们再也不需要背着背篓上山了,但“背篓图书馆”在山村中激荡起的涟漪还在徐徐扩散。
海坝村是大关县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沿着山路开车两个多小时,到了无法驱车前进的山道,还得徒步两个多小时。这里曾是“背篓图书馆”建设的一个站点。
当时,村民们听来送书的志愿者们讲了很多山外的故事,“搬出大山”成了很多村民的心愿。2019年,海坝村21户村民整体搬迁到汤家坪。在新地方安了家,如何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志愿者们又送来了关于筇竹种植的书籍。村民们把这些送来的农业技术书籍当成宝贝,学到了不少新技术。现在,当地的筇竹产业越做越好,带动了村民增收。
路通了,生活条件好了,还需要“背篓图书馆”吗?
“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能丢!”常绍慧说。如今,16个“流动图书馆”变为固定的图书馆,各配备1个书柜700册图书;同时,通过整合现有农家书屋、各类图书总分馆、乡村少年宫等资源,“背篓图书馆”升级为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的“流动图书车”。